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生物学 青藏高原相关记录264条 . 查询时间(0.1 秒)
考古学者通过对西藏玛不错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来自东亚的人群在距今四千年前已定居青藏高原腹地。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组成的“玛不错遗址联合考古工作队”于2020年6至7月对玛不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区分为I区和II区,I区墓葬区共发掘了4座墓葬,均为石棺墓。II区发现有烧火遗迹,似是火塘。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多年冻土区是全球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分解释放可能会与气候变化形成正反馈,从而加速全球变暖。准确预测多年冻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依赖于对陆地碳循环调控机理的深入解析。研究组利用动态植被模型,结合长期观测点的土壤水热及碳通量数据,对多年冻土生态系统碳循环响应全球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研人员在IBI...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研人员于2014年7月至9月对青藏高原不同退化程度下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稳定C和N同位素、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植被和土壤δ13C和δ15N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杂类草植物的植被和土壤δ13C高于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退化后杂类草比例增加是植被和土壤δ13C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杂类草植物的C/N比低于禾本科和莎草...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联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相关研究人员,基于晚渐新世古地理数据对青藏高原不同地块的隆升进行了古气候数值模拟、将古气候模拟的结果运用到植被和植物多样性模拟中,并与收集、整理大量的植物化石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隆升情景下,植被和植物多样性模型所得到的结果与化石记录最为吻合。这表明:青藏高原北部从古近纪到新近纪的...
科技日报昆明2021年1月17日电 (记者赵汉斌)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兽类生态与进化学科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在鼹科分类与系统演化中取得重要进展。基于形态和系统发育学,他们在著名国际期刊《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上描述了在喜马拉雅山东部发现的美洲鼹新属、新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课题组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在鼹科分类与系统演化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Morphology and phylogeny of scalopine moles (Eulipotyphla: Talpidae: Scalopini) from the eastern Himalayas, with descriptions of a new genus and s...
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仅次于石油资源短缺的全球战略性问题,连续三年被世界经济论坛列为全球前三大风险之一,保障水资源的稳定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联合国继“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2005-2015)之后,于2018年启动了“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行动十年(2018-2028),以避免全球水危机。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亚洲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及干旱半干旱区的重...
2020年12月26日,由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主办,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20年年会在我校城北校区举行。
近年来,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 物种多样性丧失趋势不断加剧, 对生态系统功能带来严重后果。目前, 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 忽略了土壤和微生物碳氮养分循环过程对地上生态系统功能(AEF)的重要驱动作用, 而土壤碳氮要素和微生物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改变地下群落对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作用。该研究旨在探究高寒草地AEF的主要控制因子, 以及其关键要素对AEF的作用机理。2015年7-8月, 对青藏...
氨氧化过程在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过程高度依赖于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活性。尽管已有研究表明AOA和AOB分布广泛,受到环境因子的调控,但对于高海拔湿地生态系统中氨氧化微生物的了解却十分有限。为了解释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在不同地理距离及环境梯度下的分布模式,武汉植物园湿地生态学学科组的科研人员周雯等在刘贵华研究员和刘文治研究员的指导下,在青藏高原选取了河流...
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两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关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领域。会议聚焦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重要考古发现。2018血渭一号墓是一座唐(吐蕃)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是热水墓群考古发现结构最为完整、复杂...
2020年10月20日,我所与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在国际著名综合学术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题为“古DNA证据揭示热带牛科动物对狩猎活动在青藏高原盛行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起到促进作用”的研究成果。本项研究首次完成了青藏高原牛科动物古DNA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工作,将印度野牛分布的北界从此前的约北纬29...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在气候稳定、水源供应、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受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冰川退化、冻土消融、活动层厚度等发生着急剧变化,进而对区域气候、水文循环、湖泊面积、地表形变和生态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围山地的高寒草甸是该区域独特的植被类型。草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区域气候调节和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植食性昆虫与植物是陆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陆生生态系统稳定十分重要。它们之间受温度、降水和海拔等环境因素影响呈现不同的地区性分异。叶片化石上的取食痕迹记录了地质时期的动植物关系,通过统计取食痕迹,可反映出植食性昆虫的种类和数量,从而认识地质时期昆虫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中科院植物所杨元合研究组基于大尺度重采样、稳定同位素技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等观测与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全面评估了过去10年间青藏高原冻土区氮循环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系统中的有效氮供给在增加,但植被氮需求和气态氮损失的增加却导致植被氮限制显著增强。上述发现挑战了学术界关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区氮释放会缓解植被氮限制”的传统观点,为深入理解冻土区碳-氮交互作用提供了新认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