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水文学 >>> 水文物理学 水文化学 水文地理学 水文气象学 水文测量 水文图学 湖沼学 河流学与河口水文学 水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水文学 青藏高原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0.162 秒)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对周边地区几十亿人民生活、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有重要影响。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以全球两倍的升温速率变暖,在此异常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总体变湿但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季风区降水减少和西风区降水增加。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控制在2°C以内,而在此温控目标下“亚洲水塔”气温会激增4°C。那么,在全球升温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科研团队通过修正青藏高原及周边国家不同种类仪器的观测降水损失,并在插值方案中优化降水频率分布,提出了一套新的格点降水数据集。该数据集首先对观测降水损失进行了校正,接着以降水频率误差为评价标准,通过对比6种常用的插值方案,挑选出适合青藏高原的最优的插值方案。在此基础上,以经过损失校正的159个站点的观测降水为数据源(图1),获得了一套从1980年1月...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姚檀栋院士团队张国庆副研究员及合作者通过对青藏高原湖泊遥感监测、野外观测和模型模拟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系统地总结了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时间演变规律、空间格局和驱动机制。结论主要归纳为:1. 湖泊面积、水位和水量变化自1970年代到1990年代中期略有下降,随后呈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 空间格局表现为中北部湖泊整体增长、南部湖泊减少,同时大部分中北部湖水降温、南部...
2020年7月1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通过对青藏高原湖泊遥感监测、野外观测和模型模拟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该所研究人员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时间演变规律、空间格局和驱动机制,利用湖泊变化这一指标,向科学界提供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湖泊影响的全景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球科学评论》上。为更好理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和水循环,助力水文学、湖沼学、冰川学和遥感应用等领域的发展,研究人...
湖泊热力结构不仅影响湖泊内部生态环境,而且与区域气象和气候系统相互影响,但目前对湖泊垂直温度的观测研究仍非常匮乏.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拉昂错连续的湖温和气象观测,分析了小时尺度和日尺度热力分层规律和混合层深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昂错为冷多次完全混合型湖泊;湖表温度8月达到最大值,湖面敞水区和沿岸的湖表温度季节震荡相同,但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与空气温度相比,湖表温度变幅小,降温更慢,峰值滞后约1个...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物圈响应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议题。普遍认为,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强导致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然而,在区域尺度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并不总是呈现下降趋势,其变化机制在科学界并未达成共识。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一方面其物种丰富,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导致了该区域物种多样性显著下降。对该地区高等生物门类多样性的研究正在日益完善,但对水生浮游植物多样性在全球变化下的演化趋...
2020年4月,地球系统科学系阳坤教授研究组在期刊《水文气象》(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青藏高原浅薄积雪参数化研究”(Characterizing surface albedo of shallow fresh snow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now ablation on the interior of the Tibet...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高海拔地区之一,对全球变化具有敏感响应.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其地表水资源及其变化对高原本身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构成高原地表水资源的各个组分,如冰川、湖泊、河流、降水等水体的相变及其转化却鲜为人知.湖泊是青藏高原地表水体相变和水循环的关键环节.湖泊面积、水位和水量对西风和印度季风的降水变化非常敏感,但湖泊面积和水量变化在不同...
2019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龙笛副教授团队在地学领域顶级期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上发表题为“基于多源测高卫星数据和陆地卫星岸线观测的高时间分辨率青藏高原湖泊2000至2017年水位及水量变化数据集”(High-temporal-resolution water level and storage change data set...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姚檀栋团队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国内外多家单位对近期高原内陆区湖泊水位极端变化过程和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了青藏高原湖泊水位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2015/2016年超级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期间青藏高原中部湖泊水位变化的季节性特征与正常年份显著不同,湖泊水位在夏季季风期间没有显著升...
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黑碳(BC)是仅次于CO2的大气升温因子,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主要依附于细颗粒物存在,BC能在大气环流作用下进行长距离传输,从而对偏远地区的大气、雪冰及生态等造成影响。湖泊沉积物是研究BC传输、沉降及区域气候变化并重建BC历史排放的良好介质。尤其在青藏高原,由于毗邻南亚、中亚等重排放区,长距离传输可能是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BC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但...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张寅生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采用考虑修正后边界条件的非线性互补蒸散发模型,发展了一套中国1982-2015年、0.1度的陆地蒸散发产品,该模型的优点为:(1)无需地面土壤和植被资料作输入;(2)采用在空间上寻找满足“湿润环境”的格点来估算模型的核心参数(P-T系数),以摆脱过去只能依赖实测蒸散发结果的模型校参过程。新获取的陆地蒸散发结果通过与中国13个代表不同气候区...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苏凤阁课题组及合作者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和带有冰川模块的VIC-glacier陆面水文模型,使得分离TWS各分量(冰川、积雪、土壤水)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藏高原典型地区(长江源区、黄河源区、雅鲁藏布江上游、印度河上游、高原内流区和柴达木盆地)2003-2014年间陆地水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多源数据分别从水储量分量和气象...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朱立平课题组结合Landsat影像和SRTM估算了1976-1990、1990-2000、2000-2005和2005-2013四个时段内共317个湖泊的水量变化(如图1),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湖泊水量从1976年到1990年减少了23.69 km3,从1990年到2013年增加了140.8 km3。增加的湖泊水量主要集...
在10月9日召开的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上,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陈建徽教授获得第十一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并应邀在青年科学家论坛进行了主题发言。该奖项的授予既是对陈建徽教授近年来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提升了兰州大学地学研究在学界的影响力。陈建徽教授是2018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湖泊生态研究,是“西部环境变化”国家创新群体的骨干成员。近年来在Nature Clim...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