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 农业数学 农业气象学与农业气候学 农业生物物理学 农业生物化学 农业生态学 农业植物学 农业微生物学 植物营养学 农业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农业基础学科 气候变化相关记录154条 . 查询时间(0.096 秒)
应对气候变化对种植结构的影响,已成为农业生产面对的新课题。本文利用内蒙古武川县1961-2006年间气象观测数据以及1949-2006年5个主要作物种类(小麦、莜麦、荞麦、马铃薯、油料)的粮食生产统计资料,以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1961-2006年间粮食单产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暖是武川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气温变化趋势对油料作物和马铃增产有利,对荞麦和莜麦生产不利。依...
2010年1月30日,2010年度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召开。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局秦大河院士,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农业部科教司杨礼胜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戴小枫副局长、李建萍处长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日本农林水产省蔬菜茶叶研究所,以及院环发所主要学术领域研究...
2009年12月29日,“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项目课题研究”启动工作会议在环发所召开。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王兰英处长和世行项目官员李群、环发所栗金池书记出席项目启动会并致开幕词。灌溉所、资划所以及环发所等承担单位专家与顾问3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不仅造成气候变暖,还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更多的基本原料。这一因素会不会促进农作物生长?它对作物的需水量有何影响?德国联邦土地、森林和渔业研究所经过多年模拟生态环境研究对这些问题作出了部分解答。
2009年12月6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办的“土壤固碳减排与气候变化高级学术研讨会”上,我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朱立志博士应邀出席并作题为“温室气体减排的土地利用经济补偿机制”的学术报告。
利用莱阳市1952~2007年冬小麦生育期内的气象资料,对该期的气候变化特点以及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气象要素变化对莱阳市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调整播种期等农业气象建议和措施,为莱阳小麦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间,气温上升,降水量以每10年2.56 mm的幅度下降,日照时数以每10年21.02 h的速率减少;气候变暖使小麦播种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干旱程度...
以豫西伊川县为例,分析丘陵区旱地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变化规律。观测资料表明,冬小麦生育期气温呈上升而降水呈减少趋势,以春季气温增幅和降水减幅最大。气候变暖,使冬小麦发育进程加快,除分蘖期、越冬开始期和抽穗期推迟外,其余发育期均有所提前,以成熟期表现最为明显,每10年提前4.90 d,其次为返青期,每10年提前3.30 d。生育前期,播种至起身期发育间隔日数明显缩短,越冬期推迟,开花至乳熟期间隔日数稍有...
根据1961~2008年宿州市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近48年来安徽省宿州市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来宿州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各季中冬季增温最明显,而夏季却出现降温趋势;增温最显著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量最大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夏、冬季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增加对年均降水量增加的贡献最大,而春、秋季平均降水量...
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用距平、变率、气候均值等参数及tα检验法,对朝阳地区主要气候要素降水、气温和日照的变化进行了稳定性诊断分析。并结合当地农业环境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利用闽江口湿地分布区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71-200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日照、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闽江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季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日照时数总体下降,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和季降水量(春季除外)呈上升趋势,但趋势都不显著;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年际波动大。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
运用天水市7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8年温度极值及相关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自1961年以来,该地年平均最高气温以0.36 ℃/10年的速度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以0.40 ℃/10年的速度升高。增温幅度最大的时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最低气温≤0 ℃的日数以0.33 d/年的速度递减;年平均最低地表温度以0.44 ℃/10年的速度增加;年极端最低地表温度以...
基于气象资料揭示了近10年来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 ℃,≥10 ℃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 ℃,年降水量减少了45.1 mm,年降水变率过去50年由8%增大到51%;基于天气图法对西吉县内各大山脉等高线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吉县各大山脉等高线与年平均气温、≥10 ℃有效积温都有东西向分布的规律,中西部的高度槽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分界线十分接...
根据嘉祥气象站1964~2005年气温及降水资料,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及异常年份的分析等角度对嘉祥42年来的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42年来嘉祥县的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增温尤其明显;各季节气温变化趋势不同,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其中平均最低气温升高最为显著;42年来年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20世纪...
利用厦门市两个气象观测台站的日照观测资料,对厦门市日照时数的年、季、月变化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来厦门市年、季、月日照时数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主城区比郊区明显;春夏季比秋冬减少明显,其中夏季为四季中日照时数减少最明显的季节,冬季日照时数减少最慢;从各月来看,主城区8月、郊区7月日照时数减少最快;日照时数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明显的突变现象。另外,对影响日照时数的云量、雾日、轻雾日、...
利用蒙古国中部6个气象站1940~2004年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6个气象站1951~2004年的温度和降水资料,对两地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中国内蒙古6站平均升温135℃,蒙古国6站上升113℃,2000~2004年与60年代相比:中国内蒙古6站上升189℃,蒙古国则为137℃,中国内蒙古6站的升温速率高于蒙古国6站。对温度变化趋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