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农学总论 农业生态相关记录622条 . 查询时间(0.515 秒)
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助理研究员于镇华和研究员金剑等采用qPCR及高通量测序(MiSeq)技术,对比研究了高CO2浓度(550 ppm)与正常CO2浓度(390ppm)条件下东北地区4个主栽大豆品种根际固氮细菌群落结构丰度和组成的差异,旨在揭示东北大豆根际固氮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对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规律,及其与根瘤相关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
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农业综合知识一-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李德军课题组在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的认知对于理解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以及预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喀斯特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喀斯...
2018年8月17日至21日,湿地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洲湿地大会、第三届中国湿地论坛在东北地理所隆重召开。此次国际会议召开之际,也迎来了东北地理所60华诞。本次会议是由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中国分会、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亚洲分会、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拉姆萨尔公约(国际湿地公...
应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邀请,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夏健红副教授和辽宁师范大学杨俊教授于2018年8月13日上午来我所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夏健红副教授为我所师生做了题为“Geospatial theorie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的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演化与生态功能学科组通过对三江平原八处现存湿地进行调查和柱芯采集,结合不同样点的沉积学特征(沉积速率、沉积粒径)、地化特征(重金属、黑碳和多环芳烃)及生物指标变化规律(植物大化石、硅藻),研究得出,三江平原的湿地在1920s开始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所有湿地在1950s都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对应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工业农业发展,将其定义为三江平原人类世的开端;反映...
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pathway, PPP)是植物体中葡萄糖代谢的重要途径,可以产生大量的供还原性物质合成之用的还原剂NADPH,其中间产物亦可作为底物原料参与核酸、氨基酸、脂肪酸等的生物合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是PPP途径的关键性调控酶,催化第一步不可逆的葡萄糖-6-磷酸氧化反应并严格控制PPP途径的代谢速率。已有研究表明,在植物寄生线虫的取食点细...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助理研究员于镇华、李彦生和研究员金剑等采用OTC植物生长箱,以自然状态CO2浓度条件下生长的大豆为对照,采用qPCR及高通量测序(MiSeq)技术,对比研究了高CO2浓度(550 ppm)条件下4种主栽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研究证实CO2浓度升高对东北黑土生长的大豆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图1),发现高CO2浓度显著影响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草地农牧业学科组以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披碱草为对象,研究7种钠盐(单盐NaCl、Na2SO4、NaHCO3、Na2CO3,混合盐NaCl:Na2SO4、NaHCO3:Na2CO3、NaCl:Na2SO4:NaHCO3:Na2CO3 1:1摩尔比),共31个不同浓度的溶液处理对两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和计算每种溶液的pH、电导率、水势、钠离子浓...
农业生态前沿青年创新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会小组主办,邀请国内青年专家、学者,围绕农业生态科学的前沿性、基础性、创新性科研领域开展学术交流,搭建一个农业生态研究领域青年学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引领农业生态创新思维,服务脆弱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健康养殖科技、生态高值农业的应用实践。论坛将在亚热带生态所举行,此次论坛设三个主题:畜禽健康养殖,生态...
腹足纲(螺类)是水生生态系统无脊椎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滨海和沼泽等生态系统中。中国关于水生螺类的研究以往集中在湖泊、河流和滨海等底栖动物的研究中,对其在沼泽湿地中的分布和功能研究罕见。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研究人员长期野外试验发现,沼泽湿地中螺类多样,直接取食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同时也是重要水禽的重要食源,是沼泽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水禽栖息...
宁夏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草地农业生态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利用中国科学院建设完成的中国土地覆被数据库(ChinaCover;吴炳方等,2017)中1990、2000、2010年三期沼泽湿地和耕地数据,系统分析了1990-2010年期间国家尺度沼泽湿地和耕地间相互转化的时空格局,并进一步在大的地理区划和气候带尺度上量化了沼泽湿地农业开垦和退耕还湿的空间差异;总结讨论了过去30年农业发展政策和湿地保...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影响我国湿地的主要威胁因子已经从全国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时的污染、围垦、非法狩猎三大因子变化为污染、围垦、基建占用、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五大因子。已有文献表明,农业围垦是全球湿地损失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中国拥有全球约10%的湿地,同时仅有7%的耕地用来供给全球22%人口的粮食需求。对粮食生产的巨大需求使得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沼泽湿地作为重要的天然湿地类型...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演化与生态功能学科组于2012年开始逐步开展评估黑碳对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相关工作,目前已完成对东北地区典型湿地分布区中黑碳储量以及近百年来黑碳沉积通量的重建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湿地中黑碳含量约占有机碳含量的5.4%,并以此推断全球北方泥炭地中黑碳储量约为290亿吨,相当于1100亿吨二氧化碳长期稳定地储存在泥炭地土壤碳库中。湿地生态系统黑碳沉积过程不仅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