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南京相关记录76条 . 查询时间(0.438 秒)
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大气CO2含量受到碱金属镁和钙的地表循环调控,因此,地球表层镁循环的长周期演变、驱动和响应机制是关乎地球宜居性的核心科学问题。过去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发现海水镁含量在显生宙(最近5亿年)曾发生巨大波动,造成了海洋在“方解石海”和“文石海”之间交替演变,但其机理存在很大争议,有“白云岩化驱动”和“地幔活动驱动”两大假说,至今尚无定论。而在显生宙之前的漫长前寒武纪,地球的镁循环如何...
近日,江苏省地震学会于江苏省地震局8楼会议室召开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江苏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勤,江苏省科协二级巡视员李政,江苏省科协学会部孔云志主任以及来自江苏省的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近120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和监事会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学会章程修改的说明和章程修改稿;选举产生了江苏省地震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
食物、饮用水和洁净空气的获取取决于关键带的良好运作,但是几十年的人类活动已使世界各地的关键带状况恶化。在2023年9月18日发表于美国地球物理联盟《Earth’s Future》期刊上的一篇新论文中,来自英国和中国的学者们讲述了他们与在人类活动显著改造过的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合作的经验表明如何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关键带。
油气作为沉积盆地中最重要的资源型流体,其生成、运移成藏,甚至是油藏破坏往往都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理解上述复杂地质过程对于丰富油气演化理论以及提高油气勘探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靠约束油气活动的时间是理解上述地质过程的关键线索。然而,可靠的时间约束常常需要完善的盆地地层、构造资料以及可靠的地温参数,一直以来都是油气地质界公认的难题。
以5座高坝作为依托工程,深入研究了高土石坝的抗震问题,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作为主持单位之一完成的“高土石坝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结合我国高土石坝工程建设实际,在近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及50余项工程项目资助下,对筑坝粗粒土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高土石坝抗震分析与安全评价方法、土石坝抗震破坏机理及动力模型试验技术、高土石坝抗震设计方法及加固措施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成果。
盛俭,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领域:1.地震地质;2.火山及地震灾害;3.地球动力学;4.工程地震。学术兼职:1.江苏省地震学会理事;2.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委会委员;3.江苏省地质学会基础地质专委会委员。奖励荣誉:1.吉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4;2.吉林省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标兵,2012;3.吉林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
张鹏,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研究领域:1.地震地质、活动构造研究;2.活动断层探测;3.重要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学术兼职:1.江苏省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江苏省地质学会基础地质委员会委员;3.江苏省地震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奖励荣誉:1.2019 年,江苏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授予单位:江苏省地震局;2.2018 年,江苏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
吴志坚,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领域:交通基础设施动力稳定性评价与预测;地震灾害预测与工程抗震设防;冻土工程;黄土动力学。学术兼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奖励荣誉:青藏高原工程走廊冻土工程耦合作用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地震滑坡稳定性评价...
王志华,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领域:1.土力学与地震工程;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技术。学术兼职:1.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2.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委会委员;3.中国地震工程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委会委员。奖励荣誉:1.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2.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3.南京工业大学“工大精英九思奖”,2014。教材、著作、参...
范小平,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员。研究领域:1.地震波理论与应用;2.介质非均匀性(地震层析成像、3D 衰减结构);3.隐伏断裂勘探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学术兼职:1.江苏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2.江苏省地震学会地震与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近日,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石磊博士等人在新生代风化-碳循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最新研究成果解开了多年来悬而未解的"Be同位素"谜题。
太阳爆发(也称太阳风暴),是空间灾害性天气的扰动源,对航空航天、通讯导航等高科技活动带来潜在的影响。太阳爆发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的爆发,即同时引发了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另一种是失败的爆发,即仅发生太阳耀斑,但没有日冕物质抛射。两者对空间天气的影响是不同的。为何有时候太阳爆发是失败的?这个问题仍处于争议中。
吕建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社会兼职: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编委;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空间天气预报和灾害评估;多尺度空间天气数值模拟与仿真;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地球科学导论考试大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