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材料科学 南京大学相关记录96条 . 查询时间(1.303 秒)
最近,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贾叙东教授课题组和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课题组(共同通讯作者)在《先进材料》合作发表了题为“ Elastic Autonomous Self-healing Capacitive Sensor based on a Dynamic Dual Crosslinked Chemical System”的文章,Adv. Mater. 2018, 1801435,https://d...
最近,化学化工学院郑丽敏教授课题组在基于金属有机膦酸的磁光双功能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其成果“Reversible SC-SC Transformation involving [4+4] Cycloaddition of Anthracene: A Single-Ion to Single-Molecule Magnet and Yellow-Green to Blue-White Emiss...
最近,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钟、刘杰带领的介观能源材料研究团队与南京大学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马晶课题组密切合作,设计和制备了具有特殊一维原子链结构的高分枝状VS4(图1)作为一种新型的、有较高的可逆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Mg电池的正极材料(图2)。该工作最近以“Highly-branched VS4 nanodendrites with one-dimensio...
人工光合成被认为是潜在的CO2资源化利用策略。由半导体-金属-半导体构成的Z型光催化材料体系可以拓宽光谱吸收范围,并保持光生电荷高效的氧化还原能力(图1)。这意味着Z型光催化体系可以克服传统的单组分光催化材料固有的缺陷,即需要平衡材料光吸收(宽光谱吸收要求材料具有较小的带隙)和导价带光生电荷的氧化还原能力(强氧化还原能力要求材料具有较大的带隙)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LIBs)的综合迅能,设计和开发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的新型负极材料来替代较低容量的石墨负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金属氧化物具有容量高、易制备、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类有前景的候选电极材料。然而,其在充放电期间的巨大体积变化使得材料易粉碎和聚集,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差。此外,金属氧化物通常导电性较差,会影响活性材料的充放电速度和利用率。为了减轻这些问题,一种有效的策略将金属...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温锦生教授研究团队与复旦大学李世燕教授课题组合作,对Kitaev量子自旋液体候选体系α-RuCl3在高磁场环境下的奇异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该研究成果以 “Ultralow-Temperat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Kitaev Honeycomb Magnet α-RuCl3 across the Field-induced Phase Tra...
最近,我校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郭少华、何平、周豪慎团队结合原位拉曼实验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直接揭示富锂锰基正极中存在氧活化并生成过氧键(O--O-)的可逆行为。相关工作以Direct Visualization of Reversible O2−/O− Redox Process in Li-Rich Cathode Materials为题,于2018年2月20日在线发表...
近年来,由于在大规模储能领域的潜在应用,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究持续升温。钠离子电池具有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高的能量效率以及类似于锂离子电池的“摇椅式”充放电机理等独特优势,可优先被应用于智能电网等领域。目前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层状、聚阴离子以及普鲁士蓝等化合物,但与同类锂离子电池正极相比,其较重的离子质量和较大的离子半径造成可逆容量的显著下降。为此,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郭少华...
最近化学化工学院郑丽敏教授课题组与物理学院马余强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基于手性金属有机膦酸的宏观螺旋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其成果“Chiral Expression from Molecular to Macroscopic Level via pH Modulation in Terbium Coordination Polymers”于2017年12月14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
近日,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左景林教授与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周宏才教授合作,在刺激响应氧化还原活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题为“Redox-switchable breathing behavior in tetrathiafulvalene-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的论文于2017年12月8日在Nature ...
近日,由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温锦生教授团队与中国人民大学于伟强教授团队共同合作,通过磁场下的磁化、比热及核磁共振实验,在α-RuCl3中发现了磁场诱导的自旋液体相。该研究成果以 “Gapless Spin Excitations in the Field-Induced Quantum Spin Liquid Phase of α-RuCl3”为题于2017年12月1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
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公布2017年增选院士当选院士名单,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郭子建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郭子建,1961年10月出生于河北河间市,河北沧州人,曾在国外学习、工作十年,1999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曾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等;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973等项目的资助,现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
近日,美国化学会旗下刊物《化学研究评述》(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我校刘震教授研究团队撰写的题目为“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Boronate Affinity Materials: From Class Selectivity to Biomimetic Specificity”的特邀综述性论文(Acc. Chem....
在5月25日下午的“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29届科普宣传周省主场活动”开幕式上,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燕文等领导向获奖者颁发首届江苏省创新争先奖。我校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李满春、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金钟分获江苏省创新争先奖奖章和奖状。李满春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主持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
分子磁性双稳态是指分子存在两种不同的稳定态,在外界条件(如热、光、压力等)的微扰下导致两种状态的互变, 并在一定的区间共存而产生磁滞现象,具有开关和信息存储的功能。双稳态磁性材料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分子材料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固态中,“单个”过渡金属配合物分子(指分子间仅有弱键作用而无电子耦合)的价层电子排布受外界条件影响导致高自旋与低自旋状态,产生磁性双稳态现象。然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