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放射性计量学 核仪器、仪表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粒子加速器 裂变堆工程技术 核聚变工程技术 核动力工程技术 同位素技术 核爆炸工程 核安全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 辐射防护技术 核设施退役技术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核科学技术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相关记录86条 . 查询时间(0.63 秒)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核科学技术学科科研成果获奖一览表
近期,南华大学先进核燃料循环化工研究中心负责人韦悦周教授团队与埃及国家核材料机构(NMA)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业活动引发的放射性及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合作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3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相继发表在化工及核工程领域TOP期刊上。其中题为“FunctionalizedBiobased composite for Metal Decontamination – Insight on Uranium...
近日,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李小华教授课题组在球型核质子放射性预形成因子行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课题小组基于两势方法模型,系统地研究了质子数69≤Z≤81范围内32个球形原子核的质子放射性预形成因子及其半衰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拥有相同轨道角动量L的放射性核,其质子放射性预形成因子与(A为子核的质量数)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质子放射性预形成因子公式+。同时,结...
近日,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核素提取与分离研究组”教师刘红娟博士美国访学期间的研究成果“Biomimetically synthesized luminescent Tb3+-doped fluorapatite/agar nanocomposite for detecting UO22+, Cu2+, and Cr3+ions”在英国皇家化学会环境类TOP期刊Environmental Sci...
邱小平,男,汉族,1962年3月生于湖南衡阳,教授,现任职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教师。1980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学习。1984毕业分配湖南科技大学任教,1986年调入南华大学。2012年任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2018年辞去副院长职务。主要从事核科学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所教课程有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蒙特卡罗方法,加速器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C语言等。参与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
尹岚,女,汉族,1982年生,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2003年在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就读,获学士学位,2003年进入南华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6-2009年在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2018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磁约束聚变装置中的射频波加热和电流驱动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大学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
王晓冬,男,汉族,1985年12月出生于陕西富平,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核工程与核技术系主任,实验中心党支部书记,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荣获2020年度南华大学最受欢迎教师,湖南省级核工程与核技术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负责人,先进核探测器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俄NICA项目国际合作组理事,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理事、《中国科学》、《中国物理快报》...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核能及应用团队(NEAL)的徐士坤(在读博士)、于涛教授、谢金森副教授在核科学技术领域SCI二区《Nuclea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F=2.341)上发表题为《Selection of burnable poison in plate fuel assembly for small modular marine reactors》的学...
2021年7月7日至9日,由中国核学会和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指导,中国核学会数字化与系统分会及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的第一届“核电数字化博士生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的宗旨是“服务高端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核工业数字化转型,助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向立平,男,汉族,1977年9月生于湖南衡东县,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2011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能源科学工程专业,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现任核能与核安全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办公室主任,《制冷与能源》杂志编委。一直致力于污染物控制与传输数值仿真技术,核能和工业物理的流动、热和质量传递模型及优化研究。先后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省自科基金...
2021年5月25日至27日,核科学技术学院在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成功举办2021年度第三期创新论坛,本次论坛共设4个学术报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李志宏研究员、马立秋副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余同普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吕晓睿教授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专家。
近日,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核素提取与分离”王孟博士团队在放射性废水电吸附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针对电容去U(VI)离子技术存在共离子排斥效应和电极疏水性的不足,设计构筑表面含多糖结构的石墨烯非对称电极,有效地实现了对放射性废水中铀酰离子的高效去除(原理图1),该项研究成果在放射性废水修复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2021年5月11日,应核科学技术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组部千人计划和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梁羽铁研究员和勾伯兴副研究员到访核科学技术学院并开展学术交流。当天晚上,梁羽铁研究员和勾伯兴副研究员在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中心学术报告厅为学院师生分别做了题为“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介绍”和“通过横向极化电子散射对双光子交换的实验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这也是我院今年第二期创新论坛。本次报告由...
刘紫静,女,汉族,1989年11月生于湖南衡阳,200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副教授。2011年6月毕业于南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南华大学核技术及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9年7月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2023年,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
王季,女,满族,1990年7月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201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熔盐电化学。博士毕业后,入职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现任教于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系。主要从事镧锕元素分离及乏燃料后处理方面研究。研究涉及熔盐电解分离镧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