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生态伦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态伦理学 伦理学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0.266 秒)
李本书,男,1963年4月生,云南省富源县人,副教授,云南大学伦理学与宗教学教研室。他主要研究方向为:制度伦理,生态伦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主要学术论文:1、《傣族“龙山林”文化禁忌与边疆生态环境的安全》,独立,8000字,《北京师范大学报》2008.3;2、《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独立,11000字,《北京师范大学报》,2005.4,《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8...
作为怀特海(或建设性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认为必须从宇宙中心主义的视角对怀特海哲学展开详尽的研究,因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之道,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与怀特海哲学的关系,即它对怀特海形而上学的依赖关系。整体论和动态论作为建设性后现代形而上学的最新发展形式和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宇宙...
20世纪前期的“生态学”界发生了关于“生物演替─顶级群落”理论的论战。论战双方在价值路向上的歧异说明,人类研究生态问题不能限于“生态学”。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本质上体现着人类对自然对象的一种知解性把握,因此,它只以一种价值中立的冷峻态度寻求“实是”中的“是”,并不能满足人类根本性的生态利益。而人类的生态利益乃人类对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取向的探源式追问和归本性回答,因此只能植基于一门以“求善”为...
生态伦理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建构生态伦理学必须和应当“以人为本”而不能“以自然为本”。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象性关系,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所谓“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实质上是指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生态伦理学的本质是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虽然有局限性,但是其基本精神不可超越。
生态伦理学的权利观     权利  生物权利  环境权       < 2008/12/16
生态伦理学将权利界定为主体享有一定利益与待遇的资格,并指出权利主体的两次拓展反映了文明与道德的进步。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只有人类才能言权利,其理由不能成立,生物的种族特征表明生物有其内在的存在权利。人类必须破除占有与主宰自然的权利欲望,合理行使对自然的享用权利。环境权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权应当得到切实的尊重与维护。
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创生,伴随着西方道德文化中守传统与反传统即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一场旷日持久且规模宏大的理论论争。然而,不管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不足以真正论证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所以,本文尝试提出一种新的环境伦理理念——无中心主义。在无中心主义看来,人类既应当担负起对人本身的道德责任,也应当担负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这两种责任共同服从于对整个世界即“大我的存在和...
应用伦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伦理学科,它的基本价值倾向是什么呢?一般认为是以个人主义和民主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它强调程序共识和尊重人的自我决定,其实质在于确立尊重人权的原则。那么,这样一种概括是否准确呢?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它虽然可以反映生命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本质,但是却不能正确地反映环境伦理学的基本价值倾向,因为,环境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相反,它所挑战的是自由主义①。 一 环境伦理学和生命伦理...
整体主义(holism)是环境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由于它在面对具体环境问题时所反映出来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被视为环境伦理学中最有前途的流派之一。本文将在对比环境伦理学中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对整体主义所固有的理论难题做一分析。 1.环境伦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当今西方社会占主流的伦理主要来源于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和康德的道义论。尽管这两大源流存在着重大区别,但有一个共同本质,...
环境(生态)伦理学被普遍认为体现着“后现代”精神,但从思维范式与理论论证的根本特征看,却更多地表现着“现代性”。这集中体现于环境伦理实际坚持的现代性核心理念,更体现于其“同一化”思维范式与论证方法。因而,“他者”视域对反思环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并对全球化时代人类面对的各种实践和理论问题的思考,具有启发意义。
环境伦理学在中国     自然  环境伦理学  四种境界       < 2008/9/5
前不久,以“一个公正和健康的社会”为主题的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虽然人们更多地关注生命科学,但环境伦理学还是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关注。  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兴起后很快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我国环境伦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多年来,中国学者围绕这一学科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争论,取得了许多有价值、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近日,笔者特...
价值论是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提,而环境伦理学中现有的价值论还不足以论证人类对自然界的道德关怀。本文提出了价值概念的新定义并论述了价值概念的基本规定和实质。作者以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这两种基本的价值类型分析了生命个体、生命物种、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四种价值形式中存在着的共同体与成员、系统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关系。作者从非人类世界的自身价值与工具价值对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
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现今较为流行的几种环境伦理观倡导的环境义务对象及其理论根据,指出其合理因素和缺陷所在,进而提出价值共同体的概念,以此阐明人类在环境义务对象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提出一种兼顾多层次对象的环境正义观。
从“是”直接推出“应该”是生态伦理学论证面临的一个理论难题。但通过吸纳社会领域消解事实与价值绝对二分的合理主张,并根据人类生态实践而扩展道德论证的可合理接受性标准,在分析生命共同体中事实与价值的复杂关系的基础上,创设一种非线性思维的综合论述的证明方式,而不是沿用传统的演绎模型的证明方式,就既可以避免“自然主义谬误”,又能够对生态伦理学做出一种非逻辑形式的合理论证。
现今各种生态伦理观的基础范畴,在其理论前提的基本预设方面,都存在着思维方式上以本质主义的普遍性取消复杂整体包含的差异性,论证材料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分割,逻辑推论上将“实然”与“应然”关系简单化的缺陷,这就难以从理论上合理地确证人类应该对谁承担生态义务以及承担何种生态义务。生命共同体范畴则不存在这些严重缺陷。作者通过分析生命共同体范畴相对于利奥波德提出的“生物共同体”范畴的优越之处,认为前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