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固氮相关记录279条 . 查询时间(0.378 秒)
美国研究人员在一藻类中发现了能将氮气转化为细胞生长可利用氮的细胞器。这种被称为硝化原生质体(nitroplast)的结构的发现,有助加大基因工程植物转化氮或固氮力度,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其对肥料的需求。相关研究成果4月11日发表于《科学》。
沙棘(Hippophae L.)是一种典型的放线菌结瘤固氮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食用和生态价值,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治沙先锋树种。沙棘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耐受密切相关。因此,探究环境因子对沙棘根系不同区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挖掘沙棘根瘤中优势固氮放线菌,不仅有助于阐述植物与放线菌共生机制,还为筛选植物有益促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提供理论支撑。
2024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彭新华研究员团队陈晏副研究员联合德国科隆大学陆地生态研究所、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国内外研究单位在农田长期多样化种植下,种间植物根际对话调控土壤氮素库容扩增机制方面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Legume rhizodeposition promotes nitrogen fixation by soil microbi...
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化学合成氮肥在保障全球粮食供应和人口增长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每年生产化学氮肥所消耗的能量达农业生产总耗能的一半。同时,大量化学氮肥施用导致的土壤退化、温室气体排放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等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以及全球粮食可持续生产都带来巨大挑战。地球上所有植物的叶片总面积高达109平方公里,植物叶表和叶内含有包括固氮菌在内的微生物细胞高达1026个,对植物的氮素供应、生长促进...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豆目、壳斗目、葫芦目和蔷薇目的部分植物除了能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外,还能与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例如,根瘤菌或弗兰克氏菌)共生固氮,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满足植物对氮素的需求。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NODULE INCEPTION (NIN)参与调控植物结瘤固氮的几乎全部过程,是共生信号通路的核心因子。 2024年1月12日,Frontiers in P...
氮(N)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是合成关键细胞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所必需的。由固氮微生物驱动的生物固氮(BNF)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形式,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基础过程,在全球氮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共生固氮和非共生固氮是生物固氮的两大类,其中非共生固氮微生物至少贡献全球总生物固氮量的三分之一。非共生固氮微生物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分布更为广泛。然而,不同陆地生态系统中非共生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地固氮菌多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从土壤分离纯化得到了固氮菌,所述菌株的命名为固氮菌(Azotobacter salinestris)As101;其GenBank注册号为OK445517。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从盐碱地固氮菌中提取胞外多糖产量为6.34g/L,多糖含量为70.45%。固氮菌Azotobacter salinestris(As101)钠离子吸附性21.501±0.9023...
2023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植保楼2060A举办“致远名家讲堂”第六讲,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副校(院)长孔照胜研究员主讲。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助理刘俊教授主持。
团聚体的物理化学保护是森林土壤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树种丰富度和组成改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组分,但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选择南亚热带8种典型的不同功能型树种(2种固氮树种,6种非固氮树种),建立了树种丰富度为1、2、4、6的人工林树种多样性梯度试验研究平台,从团聚体水平上研究了树种丰富度对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以及固氮树种在树种丰富度效应中的作用。团聚体分级采用湿筛法分成粗大团聚...
2023年6月16日上午10:30,第81期创新沙龙在植保楼3060C会议室成功举办,主题为“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互作及非豆科作物生物固氮工程化的潜力挖掘”。本次活动特邀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梁鹏博研究员进行学术分享,并由周涛老师主持。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生物固氮是一个消耗能量的化学反应,当土壤可利用氮浓度增加时,兼性固氮者下调固氮速率(转而利用土壤氮),而专性固氮者被淘汰或取代。基于这样的认识形成的“氮富集抑制生物固氮”理论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和证实。然而,自然界中仍存在与此相悖的现象,即有很多富氮的生态系统高效固持外源氮。导致该“悖论”现象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生物固氮是一个消耗能量的化学反应,当土壤可利用氮浓度增加时,兼性固氮者下调固氮速率(转而利用土壤氮),而专性固氮者被淘汰或取代。基于这样的认识形成的“氮富集抑制生物固氮”理论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和证实。然而,自然界中仍存在与此相悖的现象,即有很多富氮的生态系统高效固持外源氮。导致该“悖论”现象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也是作物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尽管氮元素在大气中含量丰富,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气,而一些微生物可通过生物固氮把氮气转化植物可直接利用的含氮化合物。生物固氮可分为三类:自生固氮,联合固氮和共生固氮,其中共生固氮固氮效率最高的类型。根据固氮微生物的类型主要分为蓝细菌共生固氮、放线菌共生固氮以及根瘤菌共生固氮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也是作物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尽管氮元素在大气中含量丰富,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气,而一些微生物可通过生物固氮把氮气转化植物可直接利用的含氮化合物。生物固氮可分为三类:自生固氮,联合固氮和共生固氮,其中共生固氮固氮效率最高的类型。根据固氮微生物的类型主要分为蓝细菌共生固氮、放线菌共生固氮以及根瘤菌共生固氮
2023年5月16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固氮团队研究成果以“GmNAC039 and GmNAC018 activate the expression of cysteine protease genes to promote soybean nodule senescence”为题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Plant Cell),研究揭示了大豆GmNAC039...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