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土壤学 改良相关记录211条 . 查询时间(0.541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团队研究发现,在新疆盐碱地土壤中施用能源类土壤改良剂,尤其是生物炭可优化土壤微生物类群结构,进而改善土壤盐碱环境、提高作物抗盐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图谱(Microbiology Spectrum)》上。
2022年9月28日,由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主办,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盐碱地生物修复治理合作研究中心承办,湖北省油菜技术创新中心、湖北洪山实验室、吉林省留学回国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支持的“吉林西部盐碱地修复改良与利用策略研究”推进会在吉林省白城市举行。
2022年9月1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所吴淑杭研究员主持的上海市科委农业领域项目“经济作物障碍土壤微生物改良剂研发及其配套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针对西瓜、甜瓜、草莓、青菜等经济作物障碍土壤病原菌累积、微生物区系失衡、养分不平衡的共性问题和设施连作中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及物理结构改变的个性问题,结合强还原土壤灭菌(RSD)技术,研发了经济作物障碍土壤微生物改良剂3个,形成配合改良剂使用的土...
2022年6月28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资源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受陕西益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邀约在沈卫荣研究员带领下赴定边县进行生物综合治理盐碱地土壤改良调研。
粮食作物中主要的多酚化合物按照结构差异可分为酚酸、类黄酮和原花青素,同时根据溶解性差异又可分为可提取和不可提取多酚。谷物和豆类因含有这些良好的抗氧化性的多酚具有广泛的营养保健功能,然而收获后长期贮藏和不当的保存方式会降低其抗氧化潜力。辐射技术,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常用于延长粮食作物等植物产品货架期、并保持其品质。此外,辐射技术还可以直接用于改良天然成分如多酚等化学组成。在已有的关于辐射加工对...
2022年6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牡丹课题组在利用去甲基化调控牡丹冬季成花质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内容以“DNA demethylation induces tree peony flowering with a low deformity rate compared to gibberellin by inducing PsFT expression under forcin...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针对南方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改善红壤酸化效果不佳的生产问题,研究揭示通过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可以实现红壤改良和固碳减排,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上。
为总结交流研究进展,优化完善后续实施计划,2021年12月18日,亚林所组织召开了"锑矿生态破坏区土壤基质改良材料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课题2021年度总结推进会议。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亚林所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及骨干参加人员等20余人参加会议。
杜鹃花是一种嗜酸的木本植物,也是重要的园林花木和盆栽花卉,已广泛种植于城市绿地。但不断下降的城市土壤质量导致杜鹃花生长势衰弱,严重影响杜鹃花在城市绿化中的推广应用。休闲所杜鹃花创新团队针对这一问题,挖掘土壤改良剂,深入开展了城市土壤改良、提高杜鹃花的生存率及生长势技术研究。
2021年12月5日是第八个世界土壤日,2021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我国土壤盐渍化耕地分布情况如何?我国在土壤盐渍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修复方面存在哪些难题?我国为防止土壤盐渍化已经做了哪些行动?“十四五”期间还有哪些防止土壤盐渍化的技术需要取得突破?为此,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近日,根据农业农村部第487号公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8家科研单位承担的农业行业标准《水稻土地力分级与培肥改良技术规程》将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大安站”)多年改良的水稻田,通过连续取样分析,研究发现盐碱荒地改为水稻田后,通过多年耕作(不进行土壤改良)可以降低耕层(0-20cm)盐碱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养分的显著效果;采用磷石膏或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后,耕层土壤盐碱降低和养分提升作用显著优于不改良处理。
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供应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土壤质量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区域尺度上,对于土壤质量如何影响粮食产量仍缺乏定量化的认识。主要原因在于作物生产力是基因型、环境(土壤和气候)和管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因而很难把土壤的相对重要性与其他因素区分开来。其次,不同的土壤性质之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同时,在区域和国家尺度上也缺乏高质量...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土地系统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通过耦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观测数据和区域气候模式情景模拟的方式,系统评估了吉林西部盐碱地转变为水稻田通过改变地表参数主要是叶面积指数和反照率,进而影响局地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效应和生物地球物理机制。
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排放源,约占温室气体总量的10%-12%。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是世界各国确保粮食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战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