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复旦大学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216 秒)
2021年1月12日,生物医学研究院召开2021年度全院总结大会。研究院党委书记储以微作年度党务总结报告暨个人述职述廉,执行院长徐国良院士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研究院副书记周悠悠等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研究院全体师生出席大会,会议由副院长陆豪杰主持。
新闻中心讯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振纲教授率领由马通、王琮民和王磊等博士组成的课题组,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973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等资助下,经3年多攻关,近日在大脑皮质发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同为灵长类的人类和猕猴的“大脑皮质的抑制性神经元”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基底神经节隆起部位,而不是科学界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来源于大脑皮质本身。该成果可能为...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研究院赵冰樵教授研究团队经多年努力,发现一种被称为 “重组ADAMTS13”的药物可以促进脑卒中后血管新生和功能重塑,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4月20日,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血液》(Blood)杂志,近期将作为封面文章刊登。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光遗传技术是解析不同脑区、不同类型神经元功能的重要手段。由于可见光对颅骨、脑组织等的穿透能力较弱,在实验中往往需要向大脑中植入光纤给光,具有侵入性。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前沿中心张嘉漪研究员团队与复旦大学化学系张凡教授团队开展合作,基于近红外光对生物组织穿透能力强和抗光漂白的特性,研发了一种三色上转换(upconversion)纳米材料,该材料具备将808 nm...
哺乳动物的大脑由数目庞大、种类丰富的细胞所构成。不同细胞类型在分子、结构、功能等多个层面上彼此迥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由精密的遗传程序指导所产生。近年来,各类新型遗传策略和工具的发明与应用,显著推进了神经环路的发育、连接、生理功能以及病理改变等各个方面研究的飞速发展,大大加深了我们对大脑功能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的认知。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领衔的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科研攻关及临床研究随访,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XINSORB支架,于3月5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上市。这也是我国最早开始自主研发的生物可吸收支架。
2017年3月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禹永春课题组题为《出生早期CX26的敲除影响大脑皮层发育并且导致焦虑情绪的提高》(“Neonatal CX26 removal impairs neocortical development and leads to elevated anxiety”, doi:10.1073/pnas.16132371...
复旦大学吴晓晖课题组利用piggyBac转座子插入突变小鼠资源,发现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45在肥胖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GPR45调控阿黑皮素原(POMC)表达及机体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与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俞燕蕾教授团队突破了微流控系统简化的难题,创造性地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液晶高分子光致形变材料,构筑出具有光响应特性的微管执行器,可通过微管光致形变产生的毛细作用力,实现对包括生物医药领域常用液体在内的各种复杂流体的全光操控,令其蜿蜒而行甚至爬坡,仿若具现了微尺度下的神奇驭“水”本领。2016年9月8日,这一重大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据...
2015年12月24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肿瘤信号转导学科组陈勇彬研究员和肿瘤生物学学科组陈策实研究员的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芝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何祥火教授,胡维国教授和贾立军教授,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且分别做了题为“泛素连接酶HECTD3促进肿瘤细胞生存的机制研究”,“微小RNA在肝癌中的...
宋志坚,男,1960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1990年至今一直从事MICCAI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招收生物医学工程学(工学博士)和医学信息学(医学博士)两个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先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上海市经信委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等纵向科研任务。近年来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学家团队在探索遗传性线粒体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论文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细胞》,2013年影响因子为31.957)杂志上。该项研究成果是由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沙红英、朱剑虹课题组,联合安徽医科大学曹云霞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基础医学院等单位科学家经多年潜心研究共同完成的。沙红英博士和朱剑虹...
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是于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建设,1986年开始运转的重点实验室,2001年又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为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教授,袁正宏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几年来,实验室始终以“科研的核心是创新,科研的态度是严谨,科研的作风是求实,科研的目的是为人民”为开展科研工作的准则,瞄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充分利用我国人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