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大气科学 地球环境相关记录103条 . 查询时间(0.233 秒)
最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牛振川研究员及合作者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Δ14CO2观测,追踪了我国本底站冬夏季典型日变化中来自化石排放和生物排放的CO2对大气总CO2的贡献水平。并揭示了影响化石源CO2和生物源CO2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1)尽管在本底地区,化石源CO2一日之内仍有较大的变化,可达几十个ppm。冬季化石源CO2普遍高于夏季,可观测到早晚交通引起的浓度小高峰。化石源CO2的日变化...
最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院士带领的团队以西安市长期(2011–2016年)大气Δ14CO2观测为主,进而将观测扩展到全国15个主要城市,通过14C示踪准确定量了我国主要城市大气CO2ff的浓度水平,分析了其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并结合稳定碳同位素(13C)和WRF-Chem大气模式研究了盆地城市CO2ff的来源和传输。研究发现:(1)我国城市冬季1月份大气CO2ff浓度普遍高于夏季7月...
最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李国辉研究员带领的模拟团队,基于观测数据并利用区域气象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针对华北平原冬季典型重污染过程展开分析,定量论证了气溶胶-辐射和气溶胶-光解的相互作用对华北平原冬季雾霾贡献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气溶胶-光解相互作用可以降低22.6%和18.6%的日间NO2光解速率以及O3浓度,大气氧化性下降,导致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平均下降3....
过去地表温度的定量重建对于我们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演化和开展古气候模拟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古温度变化历史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海洋记录,而陆地上由于缺少有效的古温度指标,较长时间尺度的温度历史记录较少。最近十余年区域和全球的大量研究显示,土壤中微生物四醚膜脂brGDGTs分布与年平均大气温度(MAAT)有关,是定量重建不同时间尺度陆地温度变化较有潜力的工具。brGDGTs已被广泛应用于黄土-古土...
最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加速器质谱中心侯小琳研究员团队利用高灵敏的加速器质谱测量技术,分析了西安市2017-2018年度每天分辨率的大气气溶胶样品,获得了我国第一条大气气溶胶碘-129时间变化曲线。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曹军骥、韩永明团队等与美国科学家合作,一起研究了黄土高原第四纪自然火历史。他们通过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黒碳,烟炱和焦炭燃烧过程, 重建了黄土高原最近260万年以来高分辨率的明燃和焖烧变化历史(烟炱-燃烧过程中通过气粒转化过程在高温下形成的碳球粒,在古火研究中指示明燃;焦炭-燃烧形成的难分解的含碳残留物,在古火研究中指示焖烧)。
东亚季风作为高、低纬气候联系的关键纽带,在北半球的粉尘和水热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季风强度的盛衰变化,可通过粉尘和水汽输送直接影响东亚区域乃至整个北半球的生态、大气和海洋环境。前人基于石笋、湖泊、泥碳等地质载体对末次冰消期以来的东亚夏季风快速变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受控于沉积速率、气候指标的敏感性和年代问题等,东亚冬季风的相关研究仍然较为匮乏,从而也使得东亚冬、夏季风的相位...
海南双池玛珥湖处于典型的热带海洋季风区,可以很好地响应于热带辐合带(ITCZ)和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的变化。目前,对于中国南部热带雨林如何响应于气候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如何改变并利用热带森林环境以及中国南部的农业和栽培历史尚无清晰解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孢粉与热带气候变化实验室客座教授John Dodson教授等对2015年从海南双池玛珥湖湖心获得的20.62m湖泊沉积岩心进行了14...
最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孢粉与热带气候变化实验室团队选取大九湖盆地边缘近林地获取的90cm泥炭沉积岩心开展了孢粉、碳屑和总有机碳含量研究,以湿生草本植物百分比代表有效湿度变化,以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比值代表温度变化,结合孢粉组合和碳屑及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和与中国中部其它气候环境变化指标的对比,重建了距今6100年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结果显示,距今6100年以来,该区周边山地为常绿...
热带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该地区的降雨变化不仅影响着世界上40%的人口和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对全球水文循环和能量平衡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变暖,北半球热带地区的降雨呈下降趋势,但其原因到底是自然变化(如火山喷发、内部海气涛动)还是人类活动(如硫酸盐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至今争议不休。由于缺乏对热带地区降雨变化驱动机制的完整理解,目前对未来降雨变化趋势的预测存...
2019年1月2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孙有斌研究员团队与比利时和美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Diverse manifestations of the Mid-Pleistocene climate transition”。该论文提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多样性表现”的新概念,强调了冰盖消长和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会改变地球气...
全球PM2.5研究与治理大会即AGU JING (Joint International Network in Geosciences) Meeting(AJM2018),于2018年10月16日-2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成功举办。本次由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与中国科学院(CAS)联合举办。AGU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地学学术组织,全球拥有近6万名会员,涉及大气科学、海洋学、空间科学、固体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一带一路”国际地球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谭亮成联合国内外同行,以四川南部神奇洞的2根石笋为研究对象,重建了整个青藏高原东南部过去2300年以来分辨率约5年的季风降雨变化历史。研究显示过去2300年以来,该地区季风降雨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上叠加有数个年代-百年尺度的波动事件。其中,两个最显著的湿润期发生于公元60-280和370-510年,而最干旱的时期则是最近200年。另外,还...
2018年5月25日,美国Science杂志以研究论文形式(Research Article)刊登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Warren Beck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院士共同领导的团队在利用中国黄土10Be重建古降水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黄土10Be记录的55万年以来东亚季风降水变化历史”(A 550,000-year record of East Asian monsoon rain...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团队与相关研究者,运用10Be暴露测年技术测定了青藏高原中部甲岗峰地区小冰期两次冰川波动的时代,发现该地区小冰期较大规模冰进出现于267±36yr前后,此后冰川逐渐退缩,并在151±36yr时发生短暂停顿。青藏高原中部小冰期较大规模冰进由该时期较为丰沛的降水所控制,而此后冰退过程中的短暂停顿则可能与该时期气温的多次波动密切相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