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地球动力学相关记录60条 . 查询时间(0.314 秒)
高质量的全球冰川变化产品对气候变化研究至关重要,关系到气候模型的精度,尤其影响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可靠性。国重室影像大地测量团队研究员汪汉胜领衔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中科院领域前沿项目的冰流速参数产品和冰川物质平衡攻关任务,并与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球学学院合作,在冰流方法、流速产品研发以及基于冰流产品的科学发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王仁先生是中国著名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为我国的塑性力学地球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在塑性动力学地球应力场正、反演、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均有很大影响,是中国将力学与地质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相结合的先驱者。曾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地球物理学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这一海洋战略指引下,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突破海洋测绘导航关键技术,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国家战略实现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2019年11月9-10日,“板块构造与化学地球动力学”高级研讨会在中国科大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和板块俯冲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翟明国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南京大学杨经绥院士、西北大学张宏福院士、香港大学赵国春教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肖文交研究员、国家...
2019年1月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超级汇聚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在上海召开启动会议。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家彪院士、项目建议人徐义刚院士等2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讨论了该重大项目及各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航次计划。“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超级汇聚的地球动力学过程”项目共分为4个课题,分别由海洋二所李家彪院士、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黄小龙研究员、中科院南海所林间研究员和南方科技大学陈...
2018年 6月 20 - 2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外专局创新团队,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协办的2018计算地球动力学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正式注册代表共 117人,其中国内107名,国(境)外 10名,安排了30个学术报告。大会主席石耀霖院士致开幕词,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与会表示热烈欢迎。大会共同主席刘勉教授介绍了本次...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兹定于2018年6月20至21日(6月19日报到)在北京举行“第15届计算地球动力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1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Frontiers of Computational Geodynamics)”。
首届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青年学术论坛在云大举办。本次论坛旨在聚集我国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和广大前年学者,展示前沿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拓宽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的科学思路,促进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的学科发展,加快构造地质学方法理论创新和前沿突破,着重展示我国青年学者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促进青年学者的进一步成长。
2015年11月11日,为增强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实验室研究生学术交流氛围,由测地所国重室主办,研究生部、研究生会协办的国重室系列学术报告(学生)第一场开讲。博士研究生段鹏硕、王娜子,硕士研究生李倩倩、张方照、蒋虎,共5名研究生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测地所研究员鲍李峰主持,研究员刘根友、副研究员柴艳菊,以及相关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2015年9月7日-11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单位的近30名年轻学者及在校学生,在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参加了由海洋学院海洋地质与资源研究所举办的《计算地球动力学》公开课。主讲教师是来自西班牙的Sergio Zlotnik 教授。他本科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于巴塞罗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曾任职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Jau...
西沙群岛独特的构造位置决定了其构造运动背景和地壳应力场动力源的复杂性.位于西沙群岛石岛、深达1268.07 m的西科1A井在1257.52 m钻遇花岗岩基底.在1125.8~1262.0 m开展5次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获得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7.09~20.85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为15.97~18.29 MPa,估算垂直主应力为22.86~26.68 MPa,地壳应力结构为SV>SH>Sh,以...
2014年6月30日-7月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际会议暨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近300人参会。 。
龙门山是我国东西构造、地貌分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两侧的岩石圈结构差异,是形成龙门山造山带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龙门山的构造演化起着持续影响。为了解龙门山两侧壳幔结构差异,本文从重力角度探讨跨龙门山地区的地壳密度结构。我们使用EGM2008模型的重力异常数据,以最新的阿坝-遂宁人工源地震剖面速度模型为基础,得到了龙门山造山带中段及其邻区的精细地壳密度结构。密度结构显示松潘-甘孜地区和四川盆地分别具有...
为进一步交流构造地质学及相关领域最新学术成果,总结我国构造地质学的发展经验,探索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构造地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第六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4月13日上午在长春开幕。吉林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常务副校长、吉林省科协副主席赵继,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吉林省地质学会理事长韩晓峰出席开幕式。赵继主持开幕式并向大会宣读了中国构造地质学界前辈、中国科学院任纪舜院士的...
2013年4月3日,应中国地震局地震观测与地球物理成像重点实验室的邀请,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倪四道研究员及储日升研究员来地球所进行学术交流。4月3日下午,储日升研究员在地球所303会议室做了题为“北美克拉通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利用美国USARRAY台阵观测数据,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美国东部地震信号中震相走时的triplication现象进行的研究,以及通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