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水生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6 共查到水生生物学 蛋白质相关记录6条 . 查询时间(0.486 秒)
硅藻是一类重要的单细胞光合真核生物,分布广泛,提供了地球上约20%的初级生产力,对整个地球生物圈意义重大。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是海洋硅藻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组序列于2008年公布,但目前基因组的注释仍很不完善。蛋白基因组学(Proteogenomics)是利用蛋白质组学数据,尤其是高精度的串联质谱数据,结合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基因组进行深度注释。中国科学院...
活性污泥法是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净化处理的主流技术,超过90%的市政污水和50%的工业废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而微生物菌胶团的形成是活性污泥法成功的关键。菌胶团形成菌所产生的胶质状胞外多聚物(简称EPS)是活性污泥菌胶团形成所必需的“黏合剂”。为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邱东茹学科组对微生物菌胶团形成与调控的分子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等,是调节蛋白质生物学功能的关键步骤,是蛋白质动态反应和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分子基础,也是细胞信号网络调控的重要靶点。由于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在样本中含量低且动态范围广,其研究极具挑战性。近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研究员学科组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组学及其功能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进展。
2013年11月7日,国际蛋白质组学领域刊物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在线发表了题为Phosphoproteomic analysis of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networks in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a Model Single-Celled Organis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建鲤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蛋白质(CP)的4个水平分别为26%、30%、33%和36%,可消化能(DE)的两个水平分别为13.5 MJ/kg和14.5 MJ/kg。选用建鲤幼鱼96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养殖在规格为3.0 m×1.0 m×0.8 m的水箱中,每日投喂3次,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
本文研究了低、中和高三个盐度水平(分别为3‰、17‰和32‰)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各组织蛋白质的积累、肌肉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肌肉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50d不同盐度水平的试验,低盐度组对虾的肝胰腺和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中、高盐度组(p<0.05),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低、高盐度均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