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能源与节能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钻井工程 油气田井发工程 油气田建设工程 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发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工程 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 石油化学工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氮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221 秒)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近日,由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攻关研发的新型选择性吸附脱氮技术获得重要突破,实验显示合成吸附剂可优先吸附天然气中的氮气,并且吸附氮气能力高于甲烷6倍,氮气/甲烷分离效果显著。
近日,由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攻关研发的新型选择性吸附脱氮技术获得重要突破,实验显示合成吸附剂可优先吸附天然气中的氮气,并且吸附氮气能力高于甲烷6倍,氮气/甲烷分离效果显著。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是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要的方式之一,塔河油田2019注气增油产量在70万吨,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年减缓自然递减率>5%。但是随着注氮气开发的深入,存在天然气含氮超标的风险。仅目前,塔河油田外销天然气轮台方向约...
烃源岩是油气勘探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和规模决定了油气资源潜力。沉积环境是原始生产力、营养物质供应、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及古气候等信息的综合反映,对优质烃源岩形成与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为了解决LNG接收站在低输量工况下闪蒸气(Boil-Off Gas,以下简称BOG)回收不完全的问题,在不增加冷凝工艺复杂性的前提下,基于现有设备的实际工况及工艺流程,以热力学原理、静态仿真计算结果为依据,在传统的蓄冷式BOG冷凝方案的基础上,结合LNG冷能利用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LNG接收站制氮系统的蓄冷回收BOG新工艺,并进行了BOG温度、冷凝器入口压力、LNG组分等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明确了新...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体相MoP催化剂和La2O3改性的MoP催化剂,用XRD、N2物理吸附及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喹啉及其加氢中间体十氢喹啉(DHQ)为模型含氮化合物,研究了这些催化剂的加氢脱氮反应性能。结果表明,La2O3是MoP催化剂的有效助剂,同时促进了MoP的加氢活性和C—N键断裂活性,但抑制了DHQ的脱氢。当La/Mo摩尔比大于02时,增加La2O3含量能够显著提...
为了研究塔里木盆地不同构造带氮气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的成因和来源,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重点油气田含氮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塔里木盆地天然气中氮气含量与天然气的类型和成熟度有关。研究表明,油型气中氮气含量多大于5% ,主要位于中央隆起和塔北隆起的古生代地层中;煤型气中氮气含量一般小于5% ,主要位于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和塔西南坳陷的中生代—新生代地层中;天然气中氮气含量在成熟阶段最高,且随天然...
为选择高效优化的高含氮天然气液化工艺,介绍了国内外两种典型的高含氮天然气液化工艺——国外常用的涡流管制冷器液化工艺和国内常用的膨胀机膨胀制冷液化工艺,通过模拟计算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涡流管制冷器液化工艺技术先进、工艺简单、操作弹性好,但是针对含氮量较高的天然气,其液化能耗较高、脱氮效果较差、甲烷回收率较低;膨胀机膨胀制冷液化工艺的优点是能耗相对低、脱氮效率高、甲烷回收率高,缺点是操...
煤层气液化是对煤层气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而由于受抽采技术的限制,煤层气中常含有较多的氮气。因此在预净化处理后,还须在液化前进行变压吸附或液化后进行低温精馏实现氮和甲烷的分离,从而提高甲烷浓度。为此,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吸附—液化一体化的氮膨胀液化流程,将吸附后排出的带余压氮气直接膨胀对浓缩后的煤层气进行预冷。通过HYSYS模拟计算考察了不同含氮量和不同吸附余压下系统单位产品液化功的变化情况,并...
该项目持有方为北京石油大学。润滑油是一类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石油产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基础油是构成润滑油的主体,其性质直接影响润滑油的使用性能,氧化安定性是评价基础油的硬性规定指标。从1990年开始,该项目对国内150SN、500SN、150ZN和600ZN四种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进行研究,开发了一种从基础油中分离碱性氮化物和非碱性氮化物的方法,再用反掺方法定量考察碱性氮化物、非碱性氮...
汽油、柴油脱氮的方法     脱氮  柴油  汽油       < 2008/9/10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油、柴油脱氮的方法,采用由络合剂A和溶剂B组成的脱氮剂,与汽油或柴油混合搅拌反应,脱氮剂占原料油的用量为0.2~50%(w),反应温度为室温至120℃,反应时间0.1~120分钟,反应完毕后经沉降分离,分出上层脱氮油和下层脱氮剂,可将原料油中的氮化物基本脱除。
焦化蜡油脱氮的方法     脱氮  焦化蜡油       < 2008/9/9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焦化蜡油脱氮的方法,采用由络合剂A和溶剂B组成的脱氮剂,与焦化蜡油混合搅拌反应,脱氮剂占原料油的用量为0.2~50%(w),反应温度为30~150℃,反应时间0.1~120分钟,反应完毕后经沉降分离,分出上层脱氮油和下层脱氮剂,可将原料油中的氮化物基本脱除。
种用于石油炼制脱氮精制的改性白土脱氮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白土脱氮剂组成为:酸性剂A5~55%(wt),络合剂B0~30%(wt),白土20~95%(wt),水1~15%(wt)。酸性剂A和络合剂B负载在白土上,形成一固体脱氮剂,该脱氮剂脱氮效率高,可采用与常规润滑油白土精制过程相同的过程设备和相近的工艺条件进行润滑油基础油的深度脱氮,大大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抗氧化安定性,克服了液体脱氮剂混合与分离困...
随着石油的劣质化和环保法规对成品油中硫含量的严格限制,汽油和柴油的加氢脱硫(HDS)技术正在向着加工高硫油和生产超低硫清洁燃料方向发展。由于HDS反应后残留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为二苯并噻吩(DBT)及其衍生物)的反应活性极低,新法规的出台对产业界和学术界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引发了大量深度HDS催化剂研究。自1985年Volpe等[1]首次在程序升温条件下使MoO3与NH3反应制备出大比表面积的γ-...
在高压连续流动微型反应器上对加氢裂化催化剂进行催速老化实验,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微商热重(TG/DTG)等手段考察了不同体积分数的噻吩、吡啶和操作压力对催化剂积炭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原料中吡啶和噻吩体积分数分别高于0.1%和0.6%时,会导致催化剂积炭明显增加。含吡啶的原料在进行加氢裂化时生成的积炭,主要集中在微孔(<6 nm)中,并会削弱...
采用固定床微反活性实验装置,以甲苯、十六烷、四氢萘为溶剂,研究了碱性含氮化合物喹啉的催化裂化转化规律。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原料油的质量比、空速、原料氮含量都影响待生催化剂的氮含量和氮在产物中的分布。催化剂的酸性、烃类溶剂的供氢能力对喹啉裂化有显著影响。催化裂化待生催化剂上的焦炭由烃生焦、吸附氮焦和缩合氮焦组成。提出了喹啉催化裂化的可能转化途径:喹啉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吸附于催化剂表面,或在催化剂上脱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