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能源与节能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钻井工程 油气田井发工程 油气田建设工程 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发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工程 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 石油化学工程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稠油相关记录185条 . 查询时间(0.236 秒)
针对三合村油田超稠油举升及输送的问题,开展了加降黏剂、掺水、掺稀油等降黏工艺研究, 并对降黏输送流程进行了优化, 确定了套管掺本区自产稀油降黏工艺。截至2015 年12 月,三合村油田投产油井5 口,平均日产油5.6 t,日产液10.4 t,生产运行平稳,实现了垦西超稠油的经济性开采。
随着稠油开采进入中后期,辽河油田脱水工艺主要存在加热能耗需求大、工艺系统抗干扰能力差、老化油产生量大处理困难、加热系统热效率低、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稠油常温破乳脱水工艺、燃气相变加热炉替代燃煤锅炉、研发老化油处理工艺等技术改进。现场实施工艺改进后,油田加热能耗降低了65%;加热成本由5.09元/吨降至2.51元/吨;污水系统老化油日产生量由120m3下降到60m3,污水含油量由2...
在高压反应釜内模拟稠油低温氧化反应,采用TY-316氧气分析仪检测反应前后尾气中氧含量变化,采用NDJ-4A电位滴定仪检测氧化前后稠油中氧化产物含量的变化,通过对尾气氧含量和氧化产物定量分析,研究非催化和催化条件下的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盐作为主催化剂不仅使氧化反应加速,还影响氧化产物的选择性;催化反应有利于羧酸和醛酮的生成,非催化反应有利于醇的生成;稠油低温氧化条件下不易生成酚类化合物...
通过建立油藏高温、高压反应模拟实验装置,物理模拟了稠油注空气开采过程中焦炭的生成过程,研究了反应气氛、温度、压力以及空气通风强度对稠油生焦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空气气氛下,原油低温氧化显著促进了焦炭生成,5 MPa反应压力下,每克稠油最高焦炭生成量为0.375 g,是氮气气氛下最高生焦量的2.5倍,焦炭初始生成温度受低温氧化影响比氮气条件降低了近200℃。随压力升高,加剧的低温氧化反应提高了焦炭生...
复合T形管作为一种新型两相分离器,因其紧凑性、封闭性、简洁性特点而日益受到重视。以稠油和水为模拟介质,采用mixerκ-ε湍流模型及欧拉多相流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入口段长度、分支管间距、高度)下复合T形管内稠油-水两相流动与分离特性。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合适的入口段长度对油水有效分离至关重要;分支管间隔的增大使得下出口含油率显著下降,油水分离效率得到提升;分支管高度变化对油水分离效...
为解决鲁克沁采油厂稠油破乳脱水时间长、乳化过渡层厚等问题,根据稠油性质研发出一种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型破乳剂,并在单剂基础上进行复配,得到A型和B型两种破乳剂产品。在鲁中联合站进行了A型破乳剂脱水效果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其脱水速度快,脱水器出口净化油含水控制在1.0%左右,沉降罐放水量少,满足了联合站快速脱水的生产需求。
辽东湾坳陷断裂构造带原油稠化作用强烈,形成了复杂的特稠油油藏,其特殊的油藏模式为勘探阶段的油藏评价带来巨大风险。基于测井资料、岩心和薄片观察结果、原油地化分析和包裹体测温等技术,建立了旅大5-2北油田特稠油油藏模式,并对其成藏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特稠油藏与常规油藏相比具有不统一的油-水界面、弧形的油藏边界、油-水关系倒置以及油顶为分选极差的砂砾岩等特征;在距今约25 Ma东营组...
蒸汽吞吐加热半径的确定是产能评价和动态预测的基础。常规加热半径计算方法均假设加热区为等温区,且等于蒸汽温度,而实际上加热区内地层温度是由蒸汽温度逐渐降低到原始地层温度。针对加热区内地层温度为非等温分布的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引入热水区前沿温度,构建了地层温度非等温分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Marx-Langenheim加热理论建立了蒸汽吞吐加热半径计算模型和产能预测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加热半径和产...
针对风城SAGD超稠油采出液温度高、携砂量大、携砂粒径小、油水乳化严重等特点,分析了目前脱水试验站运行状况并对投运过程参数进行优化。根据现场实践经验,为了使预脱水药剂和正相破乳剂与SAGD采出液充分混合,将预脱水药剂加药点设置在旋流除砂装置前段,使药剂和采出液有充分的反应时间。根据室内预处理剂、破乳剂筛选试验和现场小型模拟装置试验结果,初步确定预处理剂加药量为300mg/L,正相破乳剂加药量为20...
稠油电加热油井能耗节点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井筒温场变化与电加热功率、电机功率、总功率的相互关系,建立井口温度与能耗模型,确定井筒内流体温度为电加热采油系统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模型优选出最节能的井口温度为85℃,现场应用能够保证油井稳定生产。由于井筒内流体流态较为复杂,包含温度、压力、含水、溶解二氧化碳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下一步开展井筒内多因素复合作用下流体物性研究,增加该研究模型的可靠性。
热能进入储层后,主要热损有以下几部分:一是用于加热储层和上下隔层的岩层,二是用于加热储层存水,三是当储层非均质较强,或经过开发影响地层发生变化存在窜流通道时,有一部分热能随载热介质窜流到非目的区,四是由于受生产时率的影响产生的间接热能损失。其中热损最严重的是储层出砂卡泵造成的热能间接损失。随着井深的增加,井筒的热损失增大,井底的干度不断降低;不同管柱结构,其井筒热损失差别也很大,光油管的热损失最大...
河南油田稠油老区(井楼、古城)油藏埋深浅( 300米左右),油层薄(1-4米)、蒸汽吞吐周期较短(约4个月),属于浅薄层油藏。光油管不动管柱转抽工艺、普通油管加封隔器气体辅助隔热工艺都能够实现重复性不动管柱转抽,减少作业工作量,经现场试验都是适应的。中浅薄层稠油油藏,应用气体辅助隔热工艺,在600米热损失16.6 ,干度41.53%,可以满足开发方案要求。中深井稠油油藏,为了保证井底蒸汽干度,提高...
通过对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单剂筛选,与助剂复配,通过正交实验获得降粘效果良好的降粘剂配方,制得BB-1型稠油降粘剂。研究表明:当BB-1降粘剂浓度达到0.3%时,降粘率达到95%,浓度继续增加降粘率增幅不大,推荐降粘剂使用浓度0.3%;体系中含水率在30%以上时,降粘效果较好,降粘率可达93.7%;温度30℃时,降粘率达98.2%,当温度继续升高时,降粘率略有下降。降粘剂BB-1和破乳剂BT-1具有...
内蒙古探区是中原油田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战场,原油属于稠油或超稠油范畴。稠油品种较多,密度大、粘度高、胶质含量多、流动性差,相对轻质原油而言集输处理难度加大。本文论述了适应超稠油油田不同物性条件下的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稠油集中脱水处理工艺技术,将对促进内蒙古探区有序高效开发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河南稠油油田热采井套管损坏问题突出。优选较大尺寸小套管,以做到修复后井筒通径尽可能大,为后期作业提供便利条件。规格由大到小,Ф177.8mm套管套损井根据套损后通径大小,小套管选型先后顺序为:Ф127.0mm(有接箍套管)、Ф127.0mm(无接箍套管)、Ф114.3mm(无接箍套管)Ф101.6mm(无接箍套管);51/2″套损井小套管为Ф101.6mm(无接箍套管)。为解决小套管贴壁问题,采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