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 材料相关记录861条 . 查询时间(0.903 秒)
近日,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21级研究生朱雨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化学工程学报》发表了题为《中空纳米笼异质结构NiCo-LDH/MWCNTs电催化剂用于唾液葡萄糖的高灵敏度和非侵入性检测》的学术论文,该校化环学院青年教师杨娟为论文通讯作者,武汉工程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2024年3月3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消化内科陈磊教授团队联合陆军军医大学张定林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靶向递送程序性死亡配体-1蛋白治疗急性和慢性肠炎》的研究论文,首次提出活性氧响应性纳米材料能够把程序性死亡配体-1蛋白精准传递到肠道炎症部位,有效缓解肠炎症状,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仇吉川、刘宏与基础医学院教授郝爱军发展了一种用于改善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的普适性策略。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生物医学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 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组织工程支架用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机械加工 技术制备多孔材料,将其利用于组织工程支架,为细胞的粘附及生长等提供三维 空间。所述机械加工方法包括:激光加工技术、数控钻孔加工技术。所述机械加 工方法所制备的多孔材料,其孔隙率为5-99%,孔径为50-900μm,为通透的多 孔结构。本发明可以制备多种金属材料...
2023年11月11-12日,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口腔医学院省级平台骨干成员邓超、孙翼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专利:一种药物涂层材料及制备方法
浙江大学教授谢涛与赵骞团队利用热致相分离水凝胶构建了可按需自发变形的形状记忆高分子,阐明了该类变形行为的机理及调控方法,并结合4D打印技术初步展现了该类材料用做医疗手术器件的独特潜力。相关成果2023年9月1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近日,学院杨泽宏副教授在线发表了题为“Short Peptide Nanofiber Biomaterials Ameliorate Local Hemostatic Capacity of Surgical Materials and Intraoperative Hemostatic Applications in Clinics”的长篇综述文章,杨泽宏副教授和四川大学海外校友赵晓军教授为该论...
近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邓旭亮、卫彦课题组在三维手性材料研究方面有重大进展。研究发现三维手性微环境能够显著调控缺损区域组织稳态,相关成果以“Chirality bias tissue homeostasis by manipulating immunological response”(手性调控免疫反应维持修复区域组织稳态)为题,发表于2021年10月3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
近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刘燕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生物活性材料》(Bioactive Materials)和《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分别发表了题为《双层分级结构材料引导复合组织再生》(A hierarchical bilayer architecture for complex tissue regeneration)和《生物矿化细胞外基质...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依托单位,以北京大学为法人单位,由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11月11日批准建设的我国医学领域首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建设背景为1997年成立的卫生部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3年7月17日至28日,由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资助、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杨哲副教授团队承办的西交・通全球暑期学校项目“生物医用纳米材料”暑期课程顺利开课。该课程设置为英文通识课程,共计16学时,由4名国内外教师组成的国际课程团队实施授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面向我校本科生开展国际化培养的同时,吸引了来自美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外...
2023年7月26日,首届西湖未来论坛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开幕。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最值得关注的十大生物健康材料》,具体包括:水凝胶、抗微生物材料、脂质纳米粒、外泌体、生物墨水、可编程生物材料、蛋白质材料、自愈合材料、生物电子材料,以及可持续生物材料
压电材料产生电荷直接作用于介质或促进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实现超声触发的新型肿瘤治疗。声动力学治疗(SDT)是利用低强度超声和声敏化剂产生抗肿瘤效应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性、时空可控性和非侵入性,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关注。对于压电声敏化剂来说,产生高的压电电压以克服带隙势垒直接产生电荷仍是挑战。
压电材料产生电荷直接作用于介质或促进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实现超声触发的新型肿瘤治疗。声动力学治疗(SDT)是利用低强度超声和声敏化剂产生抗肿瘤效应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性、时空可控性和非侵入性,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关注。对于压电声敏化剂来说,产生高的压电电压以克服带隙势垒直接产生电荷仍是挑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