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保护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水产保护学 保护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802 秒)
由于物种资源状况不清、栖息地衰退、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海洋哺乳动物生存状况仍面临严峻挑战。为进一步加强海洋哺乳动物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树立我国负责任国家形象,现就加强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和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本实验探索了肌醇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生长期草鱼头肾和脾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221.83±0.84) g的草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不同水平肌醇[27.0(基础饲料组,未添加肌醇)、137.9、286.8、438.6、587.7和737.3 mg/kg]的饲料10周。随后经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14 d攻毒实验。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注射后,与基础饲料(...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李敏、陈涛等对中华白海豚种群研究取得新进展,通过多年的海上考察最终完整确认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白海豚种群的分布边界并重新评估了它的规模,研究结果对中华白海豚这个近海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种的保育具有重大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水生态学期刊《Aquatic Conservation: 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上。该研究获得农...
为探讨β-葡聚糖对低氧胁迫下大黄鱼幼鱼肝脏中丙二醛(MDA)、抗氧化酶(Cu/Zn-SOD、CAT、GPx和GR)活性和基因水平及核转录因子Keap1和Nrf 2基因水平的影响,将平均体质量为(76.53±0.74) g的大黄鱼幼鱼腹腔注射浓度为0或5 mg/kg体质量的β-葡聚糖0.1 mL,再暴露在溶解氧浓度为1.5或7.0 mg/L的水体中24 h。结果显示,β-葡聚糖在常氧环境下对MDA不...
2018年7月2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会议,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持编制的《广东大唐国际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场项目对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报告书》(下称“专题报告”)进行评审。专题报告主持专家、南海所渔业环境研究室主任黄洪辉研究员代表编制组做详细汇报。专家组认为专题报告采用的研究和评估方法科学、内容翔实、数据较可信、论证充分,一致同意专题报告通过评审。
2014年12月24日,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在武汉召开长江江豚保护工作专题研究会。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办,来自湖北省水产局、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江西省渔政局、安徽省安庆市农委渔业局、湖北省监利县和湖南省华容县人民政府及水产局、北京海洋馆、世界自然基金会及水生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近4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根据2011-2013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营养盐、重金属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调查数据,分析了该调查区域近3年来海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012年Pb平均含量为1.10μg/L,2013年Cu、Pb、Hg平均含量分别为5.19、2.79、0.07 μg/L,均超出一类海水水...
珠江口水域中华白海豚的调查与保护
近年来,为保护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和珍稀海洋生物,青岛市强化措施不断加快海洋保护区建设步伐,海洋保护区建设体系逐步完善。
抓住机遇 开发“国宝”——水产专家对加快我国中华鲟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
本文比较了不同灭活剂及灭活条件对鱼肠道弧菌(Vibrio ichthyoenteri)的灭活效果,确定以0.4%(v/v)福尔马林溶液在25℃下处理30h作为疫苗的最佳灭活条件,用灭活的鱼肠道弧菌疫苗免疫大菱鲆并测定了该疫苗针对鱼肠道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rarhaemolyticus)、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iu...
用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幼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进行腹腔注射和体表感染,然后每隔1周用阻动试验(Immobilization assay)检测免疫鱼的抗血清和皮肤培养液对激刺隐核虫幼虫的阻动效价,在第14周,分别用亚致死剂量和致死剂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对免疫鱼攻毒以检测所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方法都能让卵形鲳鲹的血清...
刺激隐核虫病是海水名优鱼类养殖中的常见寄生虫病, 鱼类感染该病后, 自身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保护反应。笔者综述了刺激 隐核虫诱导鱼类发生免疫保护、免疫反应机制以及刺激隐核虫疫苗的研究现状, 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该课题对葛洲坝截流24年来的中华鲟产卵群体种群结构进行了连续监测和研究,采用标志放流重捕法估算了葛洲坝截流初期及较长时间运行后的中华鲟产卵群体资源量,发现每年洄游至产卵场的中华鲟产卵群体数量已从葛洲坝截流初期的约2000尾,下降至近年的300~500尾/年。研究了影响中华鲟苗种生长和培育效果的相关生态因子,发现了制约中华鲟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设施的结构、制作工...
记者从江苏省海洋渔业局获悉,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江苏省江阴市长江三鲜养殖有限公司合作投资的“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研究中心”日前在江阴市成立。 这个集科研、科普、交流、培训于一体的研究中心,占地20亩,总投资1500万元,将重点建设生态实验室、鱼类生理实验室、水化学实验室、浮游生物培养室等。 目前,长江鱼类资源已面临诸多方面的威胁,长江白鳍豚、鲥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