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作物生理学 农业相关记录371条 . 查询时间(0.88 秒)
本发明涉及植物抗逆生理学,具体涉及半野生棉萌发期对钠盐抗性鉴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半野生棉种子进行均一化处理;2)制备盐胁迫基质:3)播种并培育棉苗;4)统计与结果分析。本发明提供了半野生棉萌发期抗盐性的鉴定方法,以迅速准确的筛选出高抗盐的半野生棉材料,可以加快栽培棉的抗盐性遗传改良,具有实践利用价值和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洲棉miR172c在调控目的植物应答盐胁迫中的应用,可通过调节该miRNA表达量以调控目的植物应答盐胁迫的能力。实验证明,300mM NaCl溶液浇灌营养土之后光照16h,黑暗8h,交替浸泡48h后,亚洲棉过表达植株CLCrV:miR172c的叶片出现萎蔫。进一步测量叶片电导率,结果显示亚洲棉过表达植株CLCrV:miR172c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说明miR172c负调节棉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与光合作用相关性状的关系,揭示了密植条件下调控玉米产量的光合生理机制,并提出了玉米耐密高产的理想株型,为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及耐密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上。此外,该期刊还发表点评文章系统总结了该研究成果。
2024年4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与光合作用相关性状的关系,揭示了密植条件下调控玉米产量的光合生理机制,并提出了玉米耐密高产的理想株型,为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及耐密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上。此外,该期刊还发表点评文章系统总结了该研究成果。
2024年4月26日-28日,中国草学会2024年会在六朝古都南京市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草学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大草原 大草业 大事业”。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70余名师生由院长颜安教授带队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5名教师做了大会分会场报告,1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做了研究生论坛报告。同时,会议期间还进行了草学会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师颜安教授...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用作物,提高种植密度以实现增产是满足其高需求量的有效措施。高密度种植加剧了群体内对光热、养分等资源的竞争,使玉米节间变得细长,植株发生倒伏风险增加,从而制约了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和机械化收获,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有助于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2024年4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研究中心在New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Positiona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reveal the role of TaSRN-3D and TaBSR1 in the regulation of seminal root number in whea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核生2号和农大4332衍生的...
2023年本团队新增各类项目共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重庆市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累计科研经费906万元。获2022年重庆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奖(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批示)1项。发表论文22篇,包括《Molecular Plant》、《The 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等一区刊物8篇。发明...
2024年4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NF-Y转录因子复合体通过调控大豆甾醇合成途径限速关键酶SQE1基因表达,可增强大豆应对干旱和盐胁迫能力的分子机制,为培育抗逆大豆品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小麦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小麦的持续增产和稳产是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而干旱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制约着小麦产量。因此,挖掘和鉴定小麦抗旱关键基因,深入揭示其调控抗旱性的分子基础和遗传网络,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小麦抗旱应答及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对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设计和培育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实践应用价值。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刘庆昌/高少培团队在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IbNF-YA1 is a key factor in the storage root development of sweet potato”的研究论文,揭示了IbNF-YA1-IbYUCCA4分子模块通过生长素途径调控甘薯块根形成和发育的分子机理。
2024年3月28日上午,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菜高产优质高抗宜机收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组大数据辅助设计育种”、“大豆重要性状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和“水稻生殖发育期耐高温机制和遗传改良”项目联合启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
低温作为主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研究表明植物对低温胁迫的适应和耐受涉及到复杂的感知、信号转导和胁迫反应机制,多种激素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不同激素之间如何协同调控作物耐冷性还有待深入研究。小麦作为全球主要口粮作物之一,在生产上,极端低温造成的冻害是制约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挖掘小麦耐冷性关键基因,解析小麦耐冷性的分子机制,对于提高作物适应极端温度环境,保障国...
2023年度“王栋奖学金”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学院硕士研究生周敏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获此殊荣。据悉,2023年度全国共评选10人,其中硕士4人、博士6人。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是中央管理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实验室主要承担国家战略科研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实验室发展需要,现公开招聘农业生物多维组学平台团队工作人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