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 露相关记录59条 . 查询时间(0.092 秒)
陈露,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吲哚生物碱全合成、雷公藤途径解析及细胞工厂构建。
2022年5月5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李春生、李文静、李来好等发明的“一种利用发酵盐厌氧菌改善鱼露发酵品质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2110955495.3。该专利发明的发酵品质方法与传统自然发酵鱼露相比,发酵周期明显缩短,氨基酸态氮含量明显提升,挥发性盐基氮、组胺和总生物胺的含量显著降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记者2021年12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近日在云南发现2个白块菌新物种:松露块菌、曲靖块菌。二者都具有一定食用和经济价值。块菌隶属盘菌目块菌科,是一类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其中以意大利白块菌和法国的黑孢块菌最为名贵,被誉为“厨房里的钻石”“地下黄金”等。因其生长在地下,依靠猪、鼠、兔等哺乳动物传播,常被中国西南各地百姓叫做“猪拱菌”,商业上多称为“松露”。
块菌Tuber隶属盘菌目Pezizales、块菌科Tuberaceae,是一类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其中以意大利白块菌和法国的黑孢块菌最为名贵,前者的国际零售价约2-5.5万元/公斤(拍卖价曾高达170多万元/公斤)(图1),被誉为厨房里的钻石、地下黄金等。因其生长在地下,依靠猪、鼠、兔等哺乳动物传播,常被我国西南各地百姓叫做 “猪拱菌”,商业上多称为松露。
高露双,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教学经历:本科课程:测树学、林学概论,研究生课程: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全英文)。研究方向:树木生长过程模拟、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
2021年3月30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处沈露莹副处长和王华老师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李荧副处长、信息所张莉侠副所长的陪同下,来到生物技术研究所调研,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所长施标接待。沈露莹副处长一行听取了施标所长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所团队及科研发展的介绍,参观了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实验室和转基因科普展示厅,并听取了吴潇研究员对生物所科普团队开展工...
彭露,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农产品安全技术平台副主任,福建省昆虫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骨干,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与农业部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国昆虫学会外来物种及检疫专业委员会委员,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科普工作委...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李小林博士团队针对中国黑松露(印度块菌)在成熟与非成熟状态下的蛋白组及代谢组的特征差异研究成果“Different maturities drive proteomic and metabolomic changes in Chinese black truffle”近日在SCI期刊《Food Chemistry》(IF=6.306)杂志上在线发表。该成果第一单位为院土肥所,...
鲍露,1979年5月出生,江西吉安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6年在浙江大学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2006年6月-2012年9月,在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2012年10月-至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工作,期间于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做访问学者。
马玉露,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教研室教师,教授,科技处副处长。于2008年在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博士毕业,现在主讲《土壤肥料学》、《荒漠化治理》、《摄影艺术》等课程。主要研究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料的施用等方面的科研项目。主持过和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以第一参加人的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3年发表了两篇SCI论文,2015年以第一主编和副主编的身份撰写了《农学概论...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王悦齐等对传统发酵鱼露代谢全谱及风味调控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pplication of UHPLC-Q/TOF-MS-based metabolomics in the evaluation of metabolites and taste quality of Chinese fish sauce (Yu-lu) during ferment...
储秋露,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玉露香’梨采后果实品质和叶绿素保持的影响,为其采后保鲜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基础。以‘玉露香’梨为试材,用1.0 μL ? L-1 1-MCP熏蒸处理12 h,置于常温(20 ℃)下,测定梨果实颜色、叶绿素含量等与果皮颜色等相关的生理指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以及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等,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与叶绿素降...
近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中心李小林博士团队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259)上在线发表了有关松露(块菌)代谢组学的最新研究成果:“LC-MS-BasedMetabolomicApproach Revealed the SignificantlyDifferent Metabolic Profiles of FiveCommercial Tr...
郑露,博士,副教授。2001.09-2005.06.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获农学学士学位;2005.09-2010.06.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农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留校任教。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加拿大Guelph大学环境生物系Tom Hsiang教授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丝状真菌比较基因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