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Cu2O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74 秒)
Marine biofouling had been a headache when engaging in marine activitie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this problem was to apply antifouling coatings. But now a single ant...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军教授课题组在电催化CO还原合成乙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A hydrophobic Cu/Cu2O sheet catalyst for selective electroreduction of CO to ethanol”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501. DOI:10.1038/...
将醋酸铜热解制备的Cu2O/AC(活性炭)催化剂,在氧化(O2/N2)和还原(H2/N2、CO/N2)气氛下进行预处理。350 ℃下预处理4 h,氧化气氛中Cu2O完全被氧化为CuO,还原气氛中Cu2O被还原为单质铜。经CO/N2预处理的催化剂表面Cu0分散性好,催化活性显著升高。在常压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测试,在140 ℃的反应温度下,碳酸二甲酯的时空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了261.9 mg/(g...
A mild, effective, and selective procedure is reported for the mono N-benzylation and N,N-dibenzylation of primary amines as well as mono N-benzylation of secondary amines using silica-supported coppe...
研究了无溶剂条件下纳米Cu2O催化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苯酯(MDPC)热分解制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考察了纳米Cu2O的制备条件与反应条件对MDPC热分解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法制备的纳米Cu2O在Ar中于300℃焙烧2h,其催化性能最佳;最佳的反应条件为Cu2O用量为原料总重的0.06%,反应温度220℃,反应压力0.6kPa,反应时间12min,此时MDPC转化率达到99.8%...
将珍珠贝壳废弃物活化并作为载体,应用原位水解法制备出Cu2O/珍珠贝壳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用活性大红染料 B-3G 水溶液作为模拟废水评价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负载的Cu2O呈椭球形, 理论平均粒径为16.8nm.复合材料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均有吸收.相对纯 Cu2O 而言,纳米 Cu2O/珍珠贝壳复合材...
电沉积法制备Cu2O与ZnO反蛋白石的复合材料。
为了提高电化学制取Cu2O的产品质量,本文探讨了电化学法制备的Cu2O产品中金属铜杂质的来源、产生机理和消除方法. 结果表明,金属铜来源于阴极副反应:Cu2O + H2O + 2e = 2Cu0 + 2OH–;分别采用K2Cr2O7和隔膜来减少杂质的形成,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含CuCl2酸性蚀刻废液为原料,葡萄糖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分散性好的微米级Cu2O粉. 实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80℃,终点pH值8~9,反应时间1 h,还原剂和铜离子摩尔比为0.8. 所制Cu2O产品纯度为99.34%,Cu回收率可达99.7%. 进一步采用XRD, SEM, LZS, TG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高纯Cu2O,粒径为1.8~2.2 mm,空心多面体...
基于炉渣结构共存理论,建立1 523~1 733 K时的CaO-FeO-Fe2O3-SiO2-Cu2O五元渣系作用浓度计算模型,对成分(质量分数)波动范围为CaO 5%~20%,FeO 5%~50%,Cu2O 5%~25%,SiO2 5%~45%,Fe2O3 5%~70%的炉渣,计算1 523和1 573 K时的各组元作用浓度,考察碱度和温度对活度系数 和 的影响,并对所得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
基于炉渣结构共存理论,建立1 200~1 300 ℃下CaO-Cu2O-Fe2O3三元渣系组元活度的计算模型,计算并绘制渣中CaO、Cu2O和Fe2O3的等活度曲线,考察碱度B和温度t对组元活度α(CaO)、α(Cu2O)和α(Fe2O3)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α(Cu2O)与文献实测值α′(Cu2O)吻合程度高,说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该渣系的结构本质;α(Cu2O)呈拉乌尔正偏差,在B=1....
在对Cu2O-A1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测试了Cu2O与Al粉末压块在不同介质温度下反应的热分析曲线,并对反应后的试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Cu2O-Al体系反应随介质温度升高可分为3个不同阶段:第1阶段,体系温度T<910 K,有少量Al2O3和Cu生成:第2阶段.体系温度为910 K≤T<1103 K,Cu2O-Al体系未发生化学反应:第3阶段.体系温度为1103 K≤T≤13...
酸性镀铜中Cu2O的危害及控制          < 2007/12/25
酸性镀铜具有成分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点.目前,酸性镀铜(特别是光亮酸性镀铜)技术已非常成熟,在工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生产中光亮酸性镀铜溶液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了铜镀层的质量,特别是铜粉(Cu-2O)对酸性镀铜溶液影响很大,有效地避免铜粉在镀铜溶液中的产生,将有利于提高镀铜质量.
摘要 以Cu(CH3COO)2226;H2O和经硝酸处理的CNTs作为原料, 采用多元醇法成功合成了纳米氧化亚铜均布于碳纳米管表面的复合光催化剂. 用透射电镜(TEM),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大小为2~5 nm的氧化亚铜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碳纳米管的表面. 讨论了反应条件对Cu2O在CNTs上负载效果的影响并就多元醇法合成Cu...
摘要 通过阴极还原在纳米TiO2膜上电沉积Cu2O, 获得了p-Cu2O/n- TiO2异质结电极. 研究了沉积温度对Cu2O膜厚、纯度和形貌的影响, 制备出纯度较高、粒径为40~50nm的Cu2O薄膜. 纳米Cu2O膜在200℃烧结后透光性最好, 禁带宽度为2.06eV. 光电化学测试表明纳米p-Cu2O/n-TiO2异质结电极呈现较强的n-型光电流响应并且能够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