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Py-GC/MS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07 秒)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机分析技术研究了含硼及磷化合物对紫椴木质素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主要结论是:紫椴木质素热解产物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比例较大,而经硼酸和有机磷磷酸盐处理过的木质素在裂解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比例明显减少;含硼化合物可能有促进CO2释放的作用,硼酸有促进异构化、脱氧的作用,而硼酸钠对异构化的作用较小;无机磷酸盐对木质素热解过程中生成醇、醛等小分子化合物有...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Py-GC/MS装置对其在不同热解条件下进行快速热解,并对热解气进行在线检测分析,考察了热解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热解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于450 ℃,随着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热解产物种类及其产率均增加,但低温条件下产物种类较少,有利于产物的分离提纯;高于450 ℃,生物质热解产物种类基本稳定,仅在产率上有所变化,当550 ℃时,收率最大.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其对应的最佳热解时间缩...
对水提前后的银杏叶样品在423 ℃进行四甲基氢氧化铵在线甲基化裂解,利用裂解-气质联用(Py-GC-MS)技术,结合Nist02质谱标准库,共指认了43种化学成分,并推断出相对应的原始化学结构,标明各自的GC含量,归属了其中主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结果显示:12个碳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总GC含量由水提前的38 %变为水提后的30 %;20个碳以下的长链脂肪酸(醇)类化合物的总GC含量由水提前的1...
Humic acid-like substances (HALS) are heterogeneous macromolecules having a range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exhibiting different reactivities in environmental systems. However, to study the H...
采用石油醚提取、皂化、分子蒸馏等分离方法得到银杏叶脂溶性不皂化物轻馏分,利用裂解-气质联用(Py-GC-MS)技术,结合Nist02质谱标准库,指认了该部位裂解后得到的69种化学成分,标明各自的GC含量,并归属了其中主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结果显示:裂解后化合物中单萜、倍半萜类化合物GC含量约为 23%,长链醇(酮、酯)及二萜类GC含量约为 47%,烷基酚、甾体类GC含量约为 30%。
通过浸渍的方式在纤维素上负载了四种金属氯化物(KCl、CaCl2、FeCl3和ZnCl2),采用Py-GC/MS装置对其进行快速热解并对热解气在线分析,考察各金属氯化物及其负载量对纤维素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金属氯化物能够显著降低纤维素的热解温度,其中负载CaCl2和FeCl3会抑制纤维素热解形成挥发性产物,而负载KCl和ZnCl2则不会。纯纤维素快速热解主要得到了以左旋葡聚糖为主的脱水糖...
Py-GC-MS和甲基化-Py-GC-MS技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部分烃源岩干酪根的分子结构.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三叠系干酪根的热解产物主要为正构烷烃/1-烯, 具逐渐降低的碳数分布特征, 甲基化-热解的主要产物为正构饱和脂肪酸甲酯, 具有明显的C16和C18碳数优势, 表明主要的母质来源可能是浮游藻类类脂物.
Py-GC-MS和甲基化-Py-GC-MS技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部分烃源岩干酪根的分子结构.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三叠系干酪根的热解产物主要为正构烷烃/1-烯, 具逐渐降低的碳数分布特征, 甲基化-热解的主要产物为正构饱和脂肪酸甲酯, 具有明显的C16和C18碳数优势, 表明主要的母质来源可能是浮游藻类类脂物. 三叠系干酪根热解产物中含有较丰富的C20~C26脂肪酸和C15~C25正构烷烃/1-烯,...
应用热重分析法(TGA)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Py-GC/MS)对天然香料琥珀酸单薄荷酯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及其产物进行了研究。用热重分析法建立了琥珀酸单薄荷酯主反应区热失重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通过Py-GC/MS,分别在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和 900℃下对琥珀酸单薄荷酯进行热裂解,对裂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共鉴定出薄荷...
采用Py-GC/MS技术研究了稻草高品位资源化利用的潜力。新鲜稻草绝干处理后的粉末在590℃的He气流中热解,然后对热解产物进行联机GC/MS分析,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合文献调研,从中鉴定出46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33.59%)、丁烷(13.14%)、乙酸(9.27%)、1-丙醇(6.07%)、丙烷(6.60%)、 1-羟基-2-丙酮(4.51%)、1,6-内醚...
采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研究尾巨桉树皮高品位资源化利用的前景.结果表明:尾巨桉树皮热裂解产物主要成分为乙酸(17.66%)、1,6-内醚-β-D-吡喃葡萄糖(16.53%)、二氧化碳(15.75%)、丁烷(10.22%)、1-羟基-2-丙酮(10.19%)、1-丙醇(9.73%)等;而树皮苯-醇抽提物热裂解产物的主要成分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7.14%)、n-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