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MOFs相关记录55条 . 查询时间(0.074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质量安全课题组在MOFs纳米复合膜制备及草莓保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利用MOFs负载槲皮素并联合石墨烯-银纳米颗粒构建了新型纳米复合膜用于草莓保鲜,相关研究成果以“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Quercetin@ZIF-L/GO@AgNPs nanocomposite film for room-temperature...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专利:一种基于二维MOFs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Cr6+快速检测方法及试纸。
近日,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霍峰蔚教授、张伟娜教授团队和东北大学付昱教授团队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氢溢流现象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发现水分子对于MOFs中氢溢流现象的显著促进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专利:一种用于选择性加氢反应的MOFs@贵金属@MOFs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东、研究员林坚等,联合福州大学教授林森等,在单原子催化增强甲烷直接氧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研制出一种MOFs锆氧簇节点装配的单原子Ru催化剂,实现CH4近100%选择性羟基化为含氧化合物(CH3OH、CH3OOH、HOCH2OOH和HCOOH)。
2023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王晓东研究员、林坚研究员等和福州大学林森教授等合作,在单原子催化增强甲烷直接氧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研制出一种MOFs锆氧簇节点装配的单原子Ru催化剂,实现CH4近100%选择性羟基化为含氧化合物(CH3OH、CH3OOH、HOCH2OOH和HCOOH)。
单原子催化剂(SACs)是一类将单个金属原子锚定在载体上的材料,由于其有最大限度的原子利用率,在多相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和能源存储-转化技术领域的材料,不仅具有功能性配体,还具有孔径可调性和高孔隙率等优良特性,经高温热解后,MOFs上负载的活性金属物种可被缩小到单原子(SAs)尺度以最大化金属利用率。由MOFs衍生的SACs在弥合均相和非均...
单原子催化剂(SACs)是一类将单个金属原子锚定在载体上的材料,由于其有最大限度的原子利用率,在多相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和能源存储-转化技术领域的材料,不仅具有功能性配体,还具有孔径可调性和高孔隙率等优良特性,经高温热解后,MOFs上负载的活性金属物种可被缩小到单原子(SAs)尺度以最大化金属利用率。由MOFs衍生的SACs在弥合均相和非均...
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研究组(103组)卢宪波研究员和陈吉平研究员团队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发中取得新进展。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cMOFs),在此基础上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实现了多种介质中神经毒剂的超灵敏抗干扰快速检测。
开发高效电催化剂进行水的电化学转化,以生产环保、可持续的氢能源,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阳极处的析氧反应(OER)在水裂解中发挥关键作用。而OER反应需要相对较大的热力学电位(超过1.23V vs. RHE)以克服因四个“电子-质子”转移过程导致的缓慢动力学。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因大比表面积、孔隙可调以及多样的成分和金属中心而成为高效OER电催化剂的理想材料,但MOFs固有的低电导率严重...
开发高效电催化剂进行水的电化学转化,以生产环保、可持续的氢能源,是近几十年来科研人员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阳极处的析氧反应(OER)在水裂解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OER反应需要相对较大的热力学电位(超过1.23V vs. RHE)以克服因四个“电子-质子”转移过程而导致的缓慢动力学。2022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因其大比表面积、孔隙可调及多样的成分和金属中心而成为高效OER电催化剂的理想材...
开发高效电催化剂进行水的电化学转化,以生产环保、可持续的氢能源,是近几十年来科研人员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阳极处的析氧反应(OER)在水裂解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OER反应需要相对较大的热力学电位(超过1.23V vs. RHE)以克服因四个“电子-质子”转移过程而导致的缓慢动力学。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因其大比表面积、孔隙可调及多样的成分和金属中心而成为高效OER电催化剂的理想材料,但...
近日,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纳米核-壳金属有机框架(MOFs)靶向抗肿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Core-shell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ith pH/GSH dual-responsiveness for combined chemo-chemodynamic therapy”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化学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
抗生素缓慢的研发周期无法跟上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程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抗菌治疗方式用于便捷的杀死强耐药性的细菌菌株。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有希望用于对抗细菌的替代方式,在对抗细菌方面已有很好地应用。
2022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王晓东研究员、林坚研究员等和贵州大学朱纯教授等合作,在低温CH4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基于UiO-66基MOFs催化剂上电子性质可调的锆氧簇节点,实现CH4高选择性羟基化为含氧化合物(CH3OH、CH3OOH和HOCH2OOH)。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