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细胞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细胞生物学 HBV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209 秒)
构建可靶向性识别HBV增强子的锌指蛋白人工转录因子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影响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方法 应用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ZFP)设计工具Zinc finger tools 3.0获取人工转录因子(artifi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ATF)结合结构域并融合抑制性效应结构域KRAB ,...
1.03%~2.06%和 1.05%~1.12%, 在HLA-A2阴性健康人T细胞上Vβ13阳性细胞和pentamer阳性细胞均低于0.05%。结论 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可以使HBV特异性CTL TCR获得转基因表达, 具有结合HLA-A2限制性表位的活性。 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表达, 初步观察其结合活性。方法 从HLA-A2阳性急性...
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其中慢性携带者达3.5亿~4亿[1]。我国HBV慢性携带者有近半数是由围产期母婴传播所致[2-3],而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HBV宫内感染是最终发展成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4-5]。在HBV感染过程中,病毒抗原如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e抗原(H...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表达及对其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HK-2组、HK-2-PHY106组(空质粒PHY106转染组)、HK-2-PHY106-HBV组(PHY106-HBV质粒转染组)。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HK2细胞。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与HBeAg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
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变异特点以及与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20例HBV DNA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和阳性各60例)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纳入研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eAg阴性和阳性组患者HBV DNA水平...
观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治疗前后不同时相点血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水平,以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的关系,以探讨阿德福韦治疗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阿德福韦治疗前及治疗16周、52周和132周患者的血清,其中完全应答组14例,部分应答组16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FN...
目的: 比较B, C两种基因型HBV核心蛋白在促进肝细胞凋亡方面的差异, 以期初步阐述HBV基因型与临床关系的发病机制. 方法: 用PCR扩增4份(B和C基因型各2份) HBV-C区DNA片段, 通过基因重组、分子克隆和亚克隆等方法, 合成4份不同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鉴定后, 将他们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系HepG2中, 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细胞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凋亡率等...
目的: 观察HBsAg疫苗冲击的树突状细胞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 慢乙肝患者66例每月1次注射HBsAg疫苗[10(6)/次]冲击的树突状细胞, 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U/次, 6次为1疗程, 共2疗程, 治疗结束后检查肝功能, HBV DNA定量及乙肝标志. 结果: HBeAg阳性慢乙肝27例治疗后有7例显示完全应答, 14例显示部分应答. HBeAg阴性的慢乙肝...
目的: 了解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肝内T、B淋巴细胞的变化特点,探讨肝内免疫活性细胞与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例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肝组织内T、B淋巴细胞在肝内分布情况,及HBsAg、HBcAg在肝细胞内表达状况,并与6例正常肝组织、17例免疫活动期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免疫耐受期患者肝内浸润的CD3+、CD4+、CD8+ T淋巴细胞数明显多...
目的: 检测HBV感染后外周血及感染肝组织内CD4+T和CD8+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以及肝组织内TNF-alpha及TGF-beta2表达,探讨HBV对人体T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BV感染者36例和正常人20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数量.用免疫组化法HBV感染肝组织50例中CD4,CD8,CD25和TNF-alpha,TGF-beta2 的表达,并作相应比较. 结果...
目的: 利用HIV-Tat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高效的跨膜转导特性,探索将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targeted ribonuclease,TR)导入肝细胞的新途径. 方法: 将TR基因克隆入含TatPTD的pTAT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LysS 内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进行纯化.将纯化的Tat-TR加入培养的HepG2细胞,...
目的: 探明携带者随着年龄增长由免疫耐受期进入免疫激活期的机制. 方法: 慢性HBV携带者104例取外周血检测T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40例作比较. 分别以5岁、10岁、20岁为间隔将慢性HBV携带者分组,比较各年龄组之间HBeAg阳性率及T细胞亚群. 结果: 慢性HBV携带者与健康对照比较CD3 (F = 5.976, P = 0.016)、CD4 (F = 46.244,P = 0.0001)、C...
目的: 检测HBV pre-X在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myc-his -HBV pre-X转染的HepG2细胞中的表达,并筛选其中的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方法: 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HBV pre-X转染HepG2细胞后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将pcDNA3.1-myc-his-HBV pre-X和pcDNA3.1-myc-his载体分别转染HepG2细胞...
目的: 观察CpG-ODN 2216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中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CD80、CD86、MHC-Ⅰ和MHC-Ⅱ分子表达的影响, 同时观察CpG对Th1型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方法: 取HBV感染者PBMC与CpG-ODN 2216共培养...
背景与目的: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为了探索乙肝病毒通过卵母细胞垂直传递的可能性,对HBV DNA重组质粒能否转染小鼠卵母细胞进行了研究。 材料与方法: 将小鼠卵母细胞与pBR322-HBV DNA重组质粒进行共培养后,分别提取卵母细胞DNA及制备小鼠卵母细胞中期染色体。用PCR、Southern、斑点杂交及FISH技术证实HBV DNA能否转染小鼠卵母细胞。结果: PCR试验在受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