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生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生物化学 药学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0.357 秒)
王富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09-2007.06,获得重庆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7.09-2010.06,获得重庆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0.09-2013.06,获得第三军医大学交通医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7.07-至今,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20项其中授权专利14项;参编《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学...
近日,药学院易伟教授团队利用双导向基团协同介导C(sp2)-H活化结合Noyori-type outer sphere concerted proton-hydride transfer策略, 首次同时实现了化学/区域/非对映/对映“四重”选择性精准调控的C-H环丙基官能团化构建靶标化合物作为抗肿瘤候选新药发现。相关成果“Rhodium(III)-Catalyzed Enantio- and Di...
张义浜,副教授,1980年10月出生于江苏张家港市。研究兴趣:脂质纳米囊泡技术及其医学应用、人工生物膜与药物筛选评价体系、透皮免疫技术开发与机理研究。
彭东明,1963年10月出生,湖南邵阳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会员。 主要从事生物医药、药用辅料和保健食品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厅局级课题20余项,新药、保健食品研究项目30余项。作为副主编出版教材《医用有机化学》、《医用化学实验》教材2部,发表论文6...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龙亚秋教授日前受美国化学会(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简称ACS)和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杂志主编 Dennis Liotta教授的邀请,自2018年5月起担任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杂志的编辑,负责Innovations专栏的亚洲区稿件征集和处理,并参与期刊发展战略...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2005-2008年出版教材专著一览表。
2018年4月10日,清华大学药学院饶燏课题组在药物化学权威杂志《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论文,报道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的题目为《开发可杀灭耐药细菌的新型抗生素并发现新型结合模式》(Developing Equipotent Teixobactin Analogues against Drug-Resistant Bacteria an...
唐斌,副教授,硕导。1998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同年就任于泸州医学院,2009年在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分析化学专业之化学与生物信息学方向理获得学硕士学位,2010年被评聘为副教授职称,在分析化学尤其是医学信息学方向有一定研究。目前在研课题包括四川省科技厅、卫生厅以及泸州市科技局课题3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CPCI收录各一篇,与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CIC中心,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很多优秀科技...
河北大学药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药)试题。
才让南加,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在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获得藏医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2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2015年9月至今在青海民族大学药学院任教。
石博杰,博士,副教授,中国民盟盟员。他的研究方向:杂原子有机化学。科研工作: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核苷含磷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病毒活性”;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灵敏度壳聚糖-花菁荧光染料探针制备科学及其细胞识别”;3.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重大)研究项目“噻唑橙类菁染料探针分子固相合成与变异细胞的相互作用”;4.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菁颜料探针分子修饰与肿瘤细胞的识...
孙艳,女,出生年月:1977.06,学历(学位):博士,工作部门: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职务:生物科学系副主任,职称:副教授,从事专业:医学生物学,招生专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主要研究方向:1. 肿瘤发病的免疫机制及抗肿瘤药物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承担课题1. 2010-2013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HH 抑制肿瘤外周T 细胞免疫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20万,主持。2. 2009-2011年...
分子生药学为生药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融合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通过联系分子生药学的理论和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分析了分子生药学在蒙药中的应用研究方向,认为它在蒙药的鉴定、蒙药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的评估及保存、蒙药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调控,以及蒙药材的道地性及分子机制等研究方面具有新的指导意义,并为蒙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邓子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其研究领域涉及微生物药物的高新技术研究,链霉菌质粒和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化学、抗生素基因簇的克隆、定位,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和调控,非天然性抗生素药物创新的基因工程等。打开DNA硫修饰新领域。先后共主持30余项国家级...
马丽娜,女 ,博士,教研室主任,教授 ,1987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从事基础医药学工作至今。于1996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6年期间先后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等做访问学者和从事合作研究工作3年,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间2003年回国到吉林大学药学院(原白求恩医科大学药学院)组建生物工程药学教研室,2004年晋升为教授,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