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 SO2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087 秒)
采用流动电极代替传统的固定电极电吸附水中离子,即流动电极电吸附技术,以解决传统电吸附技术的吸附效率衰减和电极再生难等问题。结果表明:流动电极浆体的搅拌可提高电吸附出水电导率的稳定性,搅拌有助于改善流动电极浆体的均匀性及离子脱附率;电压的增加极大极高电吸附的去除率,当电压为1.5 V时,电吸附Na2SO4的去除率达到14.3%;当Na2SO4溶液流速由5 mL·minW22;1降为2 mL·m...
在碱式硫酸铝(碱铝)再生法脱硫过程中,抑制SO2W22;3SO32W22;氧化对于碱铝再生利用至关重要。实验选择碱度为30%、铝量为30 g·LW22;1的脱硫溶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茶多酚、抗坏血酸、乙二醇3种氧化抑制剂,与无添加的碱铝溶液(空白)进行SO2W22;3SO32W22;的氧化抑制和碱铝再生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抑制剂对SO2W22;3...
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了硝酸还原酶(NR)途径在植株响应SO2过程中对含硫抗氧化物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高于NR缺失突变体(nia1nia2);SO2暴露后,野生型和突变体nia1nia2植株中半胱氨酸(Cys)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增加,GPX和GST的活性诱导性增高,且野生型植株中上述4项指标的增幅高于突变体;拟...
SO2是北京大气中重要的污染气体.为探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前后北京大气SO2的垂直分布及其对二次硫酸盐(SO42-)生成的影响,我们于2014年10月21日至11月30日在地面和北京325 m气象塔260 m高度处同步开展了气体SO2和亚微米颗粒物中硫酸盐(SO42-)实时连续在线观测.结果显示,采暖前,北京地面SO2浓度较低,但高层由于显著受到区域输送的影响浓度较高,两层污染物变化趋势...
重庆是我国西南工业重镇,但长期受大气污染困扰.利用全自动在线环境监测仪器,于2012年1月-2014年2月,对重庆市北碚区大气中的典型污染物PM2.5、NOx、SO2和O3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北碚大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2012和2013年平均浓度分别为(67.5±31.9)和(66.6±37.5) μ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35μg·m-3的1.9倍,两年超过国家二级...
利用自制气溶胶反应器研究了NOx和/或NH3气氛下SO2在高岭土表面的非均相转化过程,应用扫描电镜(SEM)对高岭土颗粒物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岭土颗粒表面的SO2非均相转化致使其成分和形貌产生了较大变化.相同实验条件下,SO2转化的协同作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NH3、NOx/NH3和NOx气氛,相对湿度40%、有光照条件下,SO2转化量增幅最高可分别达125%、75%和50%.所有气氛下,协...
当前,中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发,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中国公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贯彻实施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深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加快推进煤电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对大气污染来源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学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支撑作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目前关于SO2对木本植物的毒害作用及相关机制并不清楚.本文以木本植物胡杨的愈伤细胞为材料,研究SO2衍生物对胡杨细胞的致死效应,以及过氧化氢(H2O2)与一氧化氮(NO)在SO2诱导胡杨细胞死亡中的信号调节作用.研究发现:SO2衍生物处理(1~5 mmol·L-1)可诱发胡杨细胞死亡,且SO2衍生物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细胞死亡率越高.2 mmol·L-...
由我会主办的“第十九届SO2、NOX、PM2.5、Hg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于2015年5月14日-16日在上海市召开。会议由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官平主持,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严刚处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柴发合院长,浙江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高翔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俊华教授,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生态与环境研究所闫克平所长,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毅院长,...
以2006年中国地区的INTEX-B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CMAQ模式污染源同化方法,反演更新了2013年1月重霾污染过程华北地区的SO2和NOx排放源;应用WRF-CMAQ模式以及2006年INTEX-B初始排放源和2013年1月改进的排放源,分别模拟了1月9-15日和28-31日两次持续重霾污染过程的SO2和NO2浓度,并与华北地区47个环境监测站点实测值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基于初始源和同化反演...
气孔运动调节对植物抵御环境胁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在SO2对景观植物毒作用过程中的响应及可能的信号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因此,本文以萱草叶片下表皮为材料,研究了SO2诱导的萱草保卫细胞气孔运动及其信号调节.结果表明,50~400 μmol·L-1 SO2衍生物(Na2SO3:NaHSO3=3:1)处理萱草叶表皮后,保卫细胞气孔开度随处理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Ca2+、NO和ROS含量逐渐增加(p...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正向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型过渡,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雾霾等重污染天气频发,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关系民生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空气质量,深入交流和研讨大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和治理工程实践,提升我国大气环境控制质量改善的科技创新能力,由我会主办的“第十九届SO2、NOX、PM2.5、Hg污...
以蚕豆为材料,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途径在SO2诱发气孔运动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浓度7.5~200 μmol·L-1的SO2衍生物处理后,蚕豆叶面气孔开度减小,气孔开度与SO2衍生物浓度呈负相关;SO2衍生物处理组叶组织中NOS活性增强;加入NO清除剂c-PTIO或NOS抑制剂L-NAME可抑制SO2衍生物诱发的气孔关闭;SO2衍生物处理组保卫细胞内NO和Ca2+水平升高,用c-PTIO降低胞...
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均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分子,然而其在二氧化硫(SO2)对观赏植物毒作用过程中可能的信号作用还不清楚.因此,本文以万寿菊叶片下表皮为材料,采用表皮条分析法研究了SO2胁迫引起的保卫细胞死亡和胞内NO、RO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SO2衍生物 (终浓度0.4~4.0 mmol·L-1)处理能引起万寿菊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生理活性下降,死亡率增加,且存在剂量效应,细胞出现核...
采用电晕放电与液相络合催化协同同时去除烟气中SO2和NO,电压、水流量、乙二胺合钴浓度、pH、SO2和NO初始浓度以及气流量对同时去除SO2和NO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NO去除率随着放电电压、水流量、乙二胺合钴浓度、pH的增加而增加,而随SO2和NO初始浓度、烟气流量的增大而减小;SO2去除率也随放电电压,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烟气流量的增加而下降,但溶液pH,SO2和NO初始浓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