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能源地理学 能源计算与测量 储能技术 节能技术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能源系统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4 共查到能源科学技术 CO2相关记录4条 . 查询时间(0.424 秒)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不同孔道结构的SiO2分散的钙钛矿类化合物作为活性材料,通过两步热化学循环分解H2O和/或CO2产生H2和/或CO的方法。其中分散方式包括直接机械混合、原位包裹、封装于介孔孔道内等形式,SiO2包括SBA-15,MCM-41,MCF以及其他多种介孔结构。主要步骤为:(1)负载的活性材料首先在高温下(1100℃-1300℃)放出氧气;(2)含有大量氧空位的活性材料在较低温度下(800...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低碳烃综合利用及沸石催化材料研究组研究员朱向学、李秀杰团队,在低碳烷烃与CO2耦合转化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在镁铝尖晶石载体上构筑了高稳定性的单分散Fe基催化剂,并通过原位电镜和准原位穆斯堡尔谱揭示了Fe物种分别在有和无CO2参与的乙烷脱氢反应中的演变规律以及其与催化反应性能的关联。
提出一种基于水冷压缩式制冷循环的CO2水合物海水淡化方法,并进行了CO2水合物海水淡化实验,实验选取4种不同的初始海水盐度(10‰、20‰、30‰、40‰),控制其温度为20℃,在4种不同的充注压力(3.6MPa、3.8MPa、4.0MPa、4.2MPa)下进行实验,考察了初始海水盐度和充注压力对海水淡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注压力越高,初始海水盐度越低,水合反应预冷时间越短。在充注压力为4.2...
本发明一种自储能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膨胀部件(1)、发电机(2)、冷却器(3)、压缩机(4)、加热器(5)、储能器(7)。本发明主要利用超临界CO2工质储能的方法,将多余的波动性热能以高温CO2工质的形式储存到储能器中,在有热量需要时释放出来,以充当热量来源,尤其是在增加回热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循环效率;并且设计了多种储能器,解决了热能波动性的问题,提高了发电稳定性和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