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有色金属冶金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有色金属冶金 院士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274 秒)
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岁。李东英是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第一个把稀土应用到农业领域的人。20世纪60年代,在普遍质疑“不可能”的情况下,李东英首创在粮食、经济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实践证明,稀土元素能提高农业产量,稀土农用延续至今。他主持研究成功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保证“两弹一星”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
“当前,中国铝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不能再走过去发展的老路,要往深加工方面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拥有丰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广西而言,则应该利用好区位优势,抓好产业布局。”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20日在广西南宁表示。当天,2020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青年科技论坛在南宁开幕,期间举办了自治区领导与院士专家面对面座谈会,贾明星在座谈会上作上述表示。本次论坛由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2017年11月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2017年当选院士颁证仪式在北京举行,并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属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2017年中国工程院共有9大学部的67位相关领域专家成为院士。彭金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彝族。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1992年获得...
2015年11月28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领导小组主办,四川省科技厅、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承办的“2015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院士行暨钒钛(国际)论坛”在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举行。来自国内外钒钛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共赴盛会,围绕“低成本钛及钛制品制备、钛材的大规模应用和建立钒钛经济平台”的...
张文海(1939.2.1 -),有色金属冶金专家。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县人。1958年就读厦门大学,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有色冶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历任江西贵溪冶炼厂、安徽金隆铜业公司等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
陈景院士是贵金属冶金专家。195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景院士为我国铂族金属提取分离方法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任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陈景院士长期从事贵金属化学冶金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
2010年9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淀佐教授荣获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终身成就奖。9月6日至10日,第25届国际矿物加工大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在9月8日晚的会议上,大会按惯例颁发了终身成就奖。王淀佐荣获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终身成就奖。该奖旨在奖励在世界范围内为矿物加工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