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技术 >>> 提炼冶金 粉末冶金 真空冶金 电磁冶金 原子能冶金 湿法冶金 纤维冶金 卤素冶金 微生物冶金 冶金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冶金技术 转炉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098 秒)
2021年6月2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北京北大先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阿斯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转炉煤气提纯一氧化碳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的研制报告、用户使用报告及科技查新报告等,并审查全部评价资料,经质询、讨论,认为该项目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建议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吸附剂性能,降低CO提纯装置操作压力,从而降...
2019年12月25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钢铁研究总院、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大型转炉洁净钢高效绿色冶炼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
转炉除尘灰和氧化铁皮为原料,膨润土、氧化钙和水玻璃作为粘结剂制备了转炉造渣剂,研究了粘结剂种类对转炉造渣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和氧化钙单独作为粘结剂使用时,试样的生球落下强度较高,但干球抗压强度无法满足生产指标;水玻璃单独作为粘结剂使用时,试样的干球抗压强度较高,但生球落下强度较低,加入量超过原料质量的7%时方可满足生产需求;三者混合使用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可满足生产指标的最优配比,即...
通过对转炉脱磷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脱磷工艺优化试验,采取前中期快速脱磷期双渣操作、强化过程温度控制、终点前采用高拉补吹、控制终点磷等优化措施,既可以提高脱磷效率又能避免钢水过氧化,减缓对炉衬的侵蚀,实现了冶炼转炉终点磷的大幅度降低,转炉冶炼终点P≤60×10-6、成品P≤80×10-6的比例达90%。满足了提高低磷钢生产量的需求。
石横特钢通过改造点火器及转炉煤气管网设备,确定最佳空煤比、点火温度、点火时间、点火负压等控制参数,实现了转炉煤气代替高炉煤气用于烧结点火。采取稳定转炉煤气热值和压力、低负压点火、厚料层烧结等工艺技术措施,降低了煤气消耗。改造后烧结机利用系数提高0.05 t/(m2·h),成矿率提高2.6%,固体燃料消耗降低1.5 kg/t,电耗降低1.0 kWh/t,转炉煤气单耗约20 m3/t。
针对120 t转炉操作过程人为干预较多、终点命中率偏低等问题,从稳定入炉原料条件入手,通过建立“全覆盖”所有原料条件下的转炉操作模式体系,实现转炉炼钢过程的稳定控制;通过“精”、“准”的关键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开发,为全流程智能生产提供了稳定的设备保障;同时,开发了自动溅渣及自动出钢工艺,实现了从开吹冶炼到放钢过程的全流程自动控制。全流程智能炼钢技术的应用,降低石灰消耗3 kg/t,炉渣全铁降低1....
莱钢型钢炼钢厂原有加料工艺多为一次性加入大量散装料,易引起钢水温度骤降及钢水喷溅现象。新型散装料均匀布料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通过在转炉冶炼期间按照时间百分比、料重百分比、频率等参数分批次加入特定原料(例如烧结矿),实现温度的稳控、优质钢水的冶炼,保证了物料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喷溅。
转炉优化护炉工艺实践     转炉  补护炉工艺  渣系  生铁护炉       < 2018/3/7
为进一步减少补护炉料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湘东炼钢厂对氧气顶吹转炉进行工艺优化操作。针对炉型影响因素,规范操作,改善渣系,坚持低过热度稳态浇注,采用生铁护炉等工艺,实现了降低钢铁料消耗 6.7 kg/t,作业率提高了16.2%。
通过对转炉煤气回收量计算模型的确定,计算出转炉煤气回收量的理论极限值,从而根据实际回收量和极限回收量对比,确定转炉煤气回收的潜力和改进方向。经过工艺改进和操作提升,日钢回收转炉煤气从 120 m3/t 提高至 132 m3/t,实现了炼钢工序“负能”炼钢。
针对转炉底吹系统存在的底部气体流量小、不能动态调节以及吹炼模式简单单一等问题,分析终点碳氧积并进行回归分析,采取优化底吹 PLC 程序、建立底吹流量控制模型、合理选用底吹曲线等措施。优化后,平均终点碳氧积由 0.002 76 降为 0.002 64,终点渣样中(TFe)含量下降 1.16%,平均脱硫率提高了 3.67%。
通过炉渣成分的控制,采取反复间歇式吹入高压氮气的溅渣护炉技术,优化溅渣护炉模式;采用铁块渣补的方式护炉;优化转炉底吹系统和留渣操作,降低了终点碳氧积,降低了终点渣样中(TFe)含量,减少了渣中的金属损失,提高了金属收得率。经济炉龄的炉衬维护工艺降低了石灰、镁质熔剂、耐材等消耗,吨钢约节省费用 1.728 元 /t。
针对转炉大面修补料使用寿命短、烧结时间长等问题,加入铝粉作为助燃剂、铁鳞作为促烧剂,并引入促流剂,研究了新型结合体系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 粉的引入可明显提高材料强度,但同时导致材料流动性降低,加入量为1%时,材料综合性能最好;铁鳞起到了促烧作用,加入量以 1%为宜;促流剂 B 可明显提高材料的流动性,加入量为 2%。改进后的修补料使用寿命提高两倍。
通过炉渣成分的控制,采取反复间歇式吹入高压氮气的溅渣护炉技术,优化溅渣护炉模式;采用铁块渣补的方式护炉;优化转炉底吹系统和留渣操作,降低了终点碳氧积,降低了终点渣样中(TFe)含量,减少了渣中的金属损失,提高了金属收得率。经济炉龄的炉衬维护工艺降低了石灰、镁质熔剂、耐材等消耗,吨钢约节省费用 1.728 元 /t。
为了降低炼钢生产成本,济钢210 t转炉采用留渣操作工艺。针对留渣操作影响转炉内温度、影响开吹泄爆和过程 喷溅等问题,采取控制留渣量和氧气流量,优化冶炼二级计算模型参数设置、优化加料模式和装入结构等措施,实现了留渣 操作过程平稳,留渣比例达到60%以上,泄爆率由8.9%降低到2.3%,吨钢石灰消耗降低3.8 kg,年炉渣排放量降低2.5万t,年 创经济效益达1 026万元。
介绍了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根据转炉炼钢条件变化,采取调整转炉炉料结构、优化工艺操作等措施,对干法除尘转炉系统配加高炉返矿进行可行性试验。生产实践证明,高炉返矿替代成品烧结矿作为转炉冷却剂使用是可行的,没有出现除尘器电场跳电、泄爆阀泄爆等异常情况,每消耗1t返矿可节省约20元的加工费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