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林业工程 >>> 森林采运学 林业机械 林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木材学 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学 木材防腐学 林产化学加工学 林业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林业工程 酶相关记录74条 . 查询时间(0.692 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木质纤维素酶解预处理装置,属于酶解预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预处理装置本体,所述预处理装置本体具有一侧的开口,所述预处理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箱,且所述预处理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内侧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电性连接有通电插头,所述通电插头贯穿所述保温板和所述预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加热板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导热棒,所述导热棒上对称设置有多个加热槽,所述加热板和...
本发明属于化学漂白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以速生泡桐为主要材料,利用二代纤维素酶在常温条件下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采用NREL方法测定其主要组分,并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化学和物理方法验证预处理材料的化学组分、热稳定性变化规律以及微观结构特性变化特征,并通过温度梯度和pH梯度和时间点变化进行组分结构特性研究,预处理泡桐的较优预处理条件参数。本...
基于此,本研究依托湖北秭归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未处理(对照)、轻度采伐(15%强度)、重度采伐(70%强度)和林下植被去除后的三峡库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处理后6年的土壤环境、养分、微生物量、EEA和EES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与对照相比,采伐或林下植被去除对处理后前3年的β-1.4-葡萄糖苷酶(BG)、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肽酶(...
木质纤维素具有储量大、可再生等特点,是生物质精炼的重要原料。通过酶水解将高聚糖转化为葡萄糖、木糖等单糖,是目前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精炼的重要途径。传统观点认为,酶水解体系中的底物木质素和溶解木质素都会阻碍木质纤维原料中纤维素的酶水解,主要表现为木质素阻碍了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可及性、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非生产性吸附和溶解的木质素或类木质素结构(木质素衍生的酚类分子)对纤维素酶的抑制作用。
脂肪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生物柴油制备等领域。为了有效提高微生物脂肪酶的可利用度,将来源于解酯嗜热菌(Thermosyntropha lipolytica DSM 11003)的脂肪酶基因(tll2)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28a-TLL2,将pET28a-TLL2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中进行高效表达。通过热处理和镍柱亲和层析得到电泳纯的蛋白TlLip...
植物纤维与树脂基材料在复合过程中存在相容性差的问题。为拓宽生物酶在植物纤维增强聚合物方面的应用,探讨利用木聚糖酶进行生物改性对植物纤维产生的影响,以生物酶木聚糖酶为改性剂、聚乳酸(PLA)作为基质,利用热压成型-冷压脱模工艺制备了改性竹粉/聚乳酸复合材料。
研究了一种制备嗜热菌Thermotoga petrophila DSM 13995来源的α-L-鼠李糖苷酶交联聚集体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酶蛋白与Pluronic F127质量比为1:8、沉淀剂硫酸铵质量浓度为75 mg/mL、戊二醛浓度为40 mmol/L时固定α-L-鼠李糖苷酶,酶活回收率可达49.45%。以硫酸铵-戊二醛(CLEA)的常规顺序制备固定化酶(PAG-R)时,酶活回收率仅为30...
在稀酸等化学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会降解生成酚类等产物进入后续糖化阶段,研究表明这些木质素降解产物会抑制木质纤维降解酶的水解效率,然而其抑制机制尚不清楚。
尽管目前纤维原料酶解转化乙醇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仍需利用各种技术降低转化成本以实现其商业化生产。如:采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以改变纤维原料高度复杂的内部结构; 降低生物转化过程中所需化学品的用量和能耗; 实现在低酶用量下纤维原料向目标产物的高效转化等。笔者从添加表面活性剂的角度讨论了对纤维原料酶解转化的影响。
毛竹竹材由于富含淀粉和糖,在适宜的条件下极易受到以此为食的各种霉菌的侵害,给竹材加工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必须进行竹材的防霉保护。传统的化学药剂浸渍竹材,虽然防霉效果优异,但因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或重金属成分,长期使用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利用生物酶进行竹材的防霉处理,不但简便高效,而且绿色无毒。
为消除人造板中游离甲醛污染问题,采用漆酶处理木材生产无甲醛人造板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探讨漆酶处理木纤维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两种工业漆酶(低活性、高活性值)处理思茅松边材,在pH 3.0~6.0,温度30~80℃,时间为1h、2h、3h,酶用量分别为10u/g、20u/g、30u/g条件分别处理,并测定处理后木材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浓度。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后思茅松边材ROS浓度显著提高;pH值...
通过实验对黑曲霉NL-02与里氏木霉RUT-C30混合液态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碳源、氮源、碳氮比、pH值、装液量、温度、接种量和两种菌种不同延长接种时间与接种比例对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麸皮 15 g/L,玉米芯 35 g/L,硫酸铵 6.35 g/L,初始pH值为5.5,活化孢子接入量为107个/mL, 250 mL 三角瓶装液量 50 mL,温度 40℃...
设计了一种以植物甾醇酯为底物,罗丹明B为荧光指示剂的平板筛选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得到24株具有甾醇酯酶活性的菌株,其中编号为jxpLT的菌株具有最高产酶活性,经16S rDNA鉴定表明菌株jxpLT属于金黄杆菌属,命名为Chryseobacterium sp.jxpLT。在优化的产酶条件下,菌株jxpLT培养18h产酶活性最高可达到0.194IU/mL。初步纯化了Chryseobacterium s...
以多孔陶瓷球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将固定化酶装填于填充床反应器中处理纤维二糖-葡萄糖混合糖液,考察固定化酶连续酶解纤维二糖的条件和使用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酶解混合糖液的最适pH值4.8、温度60℃;随着底物进料流速的增加,转化率逐渐下降,而体积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当进料流速在5.47mL/min时,反应器转化率为91.7%,体积生产效率为8.98g/(LR...
为了提高木聚糖酶在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介孔氧化钛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开展木聚糖酶固定化研究。氧化钛固定化木聚糖酶,考察了吸附时间、给酶量、温度和pH值对固定化的影响;海藻酸钠固定化木聚糖酶,考察了NaCl浓度、海藻酸钠浓度和硬化时间对固定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种固定化木聚糖酶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介孔氧化钛固定化条件为:固定化时间0.5 h,给酶量20.36 IU/g,温度65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