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人类形态学 人类遗传学 分子人类学 人类生态学 心理人类学 古人类学 人种学 人体测量学 人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人类学 Nature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457 秒)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繁衍生息是一个物种能够长久存在的前提。在高等生物中,生殖细胞承载了将遗传物质在亲代与子代间进行传递的作用,这也构成了生命繁衍的物质基础。生殖细胞的发育调控机制是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也是我们了解人类不孕不育疾病发生的基础。深圳大学医学部常港团队主要聚焦于探索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发育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研究团队于2018年在Cell旗下顶级期刊《Cel...
2月22日,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王传超教授课题组与哈佛医学院教授David Reich团队合作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联合全球43个单位的85位共同作者,通过从166个古人的骨骼、牙齿中提取DNA信息,用基因组测序精细解析东亚人群形成历史。
2021年2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课题组领衔的研究成果“The rise of the cosmetic industry in ancient China: insights from a 2,700-year-old face cream”被《Nature》以“The recipe for China’s oldest known face cream: be...
性染色体从遗传上决定了两性之间截然不同的生殖器官发育命运和成年个体的外形差异,展现出许多与常染色体截然不同的基因组特点和演化模式,一直是生物学家追踪的研究对象。经典的性染色体演化理论认为,性染色体通常起源于一对古老的常染色体,为了防止性别决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性别决定座位之间通常不发生同源重组。这种重组抑制的代价是雄性特异的Y染色体,或者雌性特异的W染色体发生不可逆的退化,丢失了绝大多数...
把不同的个体归类为同一个种族,以此为基础在态度和行为上区别对待他族和本族成员,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广泛存在并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受到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高度关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及麦戈文脑研究所韩世辉教授课题组率先使用脑成像技术,揭示了痛觉共情活动的种族偏好(Xu et al., 2009,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并基于系统研究结果发表了“非对称种族加工...
把不同的个体归类为同一个种族,以此为基础在态度和行为上区别对待他族和本族成员,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广泛存在并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受到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高度关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及麦戈文脑研究所韩世辉教授课题组2009年率先使用脑成像技术揭示了痛觉共情活动的种族偏好(Xu et al., 2009,Journal of Neuroscience),随后基于系统研究结果发表了“非对称种...
2019年5月2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陈发虎院士牵头的研究论文《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该文在线发表后,受到全球科学界与社会公众持续和广泛地关注,相关报道在公众间广泛传播,在丹尼索瓦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等研究领域也产生了广泛...
陈发虎院士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于北京时间2019年5月2日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陈发虎院士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团队主要成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东菊...
2019年2月4日除夕,《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出了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题为“Ancient human genome-wide data from a 3000-year interval in the Caucasus corresponds with eco-geographic regions”...
什么?女性不容易吃胖?你没看错。尽管我们身边所见的许多“减肥需求”往往来自女性朋友,但这更多是基于爱美的考虑,不代表女性更容易增肥。从科学上看,如果男性与女性吃了同样的高脂肪食物,长得更胖的肯定是男性,这在小鼠实验里已经得到了证实。
曹雪涛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免疫调节基础研究、免疫治疗应用研究。这位立足于国内培养成长起来的免疫学家具有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目前为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时在今年 10 月也入选了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
在线提前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Nature),以封面亮点文章的形式,发表了我校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和剑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合作研究的重要成果——《陕西寒武纪最早期的微型后口动物》。我校地质学系韩健研究员等在陕西南部宽川铺生物群中微型动物化石的研究中,发现了最古老的原始后口动物——冠状皱囊动物。这种成体仅1毫米的微型动物,被认为代表着显生宙最早期的微型人类远祖至亲。这一发现,将对人类早期...
Why are humans the peculiar creatures that we are? How did we become so different from other animals? How, in fact, are we differen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