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症状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229 秒)
日本科学家的一项早期临床试验发现,帕金森药物罗匹尼罗对ALS患者是安全的,平均可将ALS进展延迟27.9周。甚至,一些患者对罗匹尼罗治疗的反应比其他患者更好。此外,研究人员能够利用患者干细胞衍生的运动神经元在体外预测临床反应。相关研究6月1日发表于《细胞—干细胞》杂志。
溶酶体是细胞内负责物质降解的重要细胞器,其内部含有蛋白酶、酯酶等多种水解酶,可降解多种大分子物质,包括蛋白质和脂类等。溶酶体功能紊乱导致胞内物质不能被正常降解进而诱发多种重大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脑部毒性蛋白Aβ的累积,进而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认知记忆等功能受损。因此,促进溶酶体生成,增强其降解...
2022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家立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Hyper-excitability of corticothalamic PT neurons in mPFC promotes irritability in the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小鼠疾病模型解析了阿尔茨海默病易激惹...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的一篇癌症研究论文显示,将免疫疗法与化疗和靶向药物联用(三联疗法),有望改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HER2)阳性胃肿瘤患者的转归。这项研究基于一项对III期临床试验开展的中期分析,已经促使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该疗法的临床使用。
对于我们科研打工人来说,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两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一直是手拉手前进的好兄弟,最近在AD的发病机制上出了好几个大发现,PD当然也不能落下。
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大脑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药物,可以在中风期间和中风后保护大脑。该研究表明,受损的神经元如果没有导致细胞进入死亡的生化途径,则它们仍然可以存活。该研究第一作者、匹兹堡医学院研究生Anthony Schulien说:“在临床实践中,没有任何药物能够阻止中风后的细胞死亡。这项研究为治疗靶点提供了令...
日前,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双胞胎研究与遗传流行病学系、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等研究团队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在观察到的COVID-19主要症状的个体差异中,遗传因素起了一半作用。
2019年底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呼吸道传播是目前主要的传播方式,随着疫情的发展,以腹泻、呕吐消化道症状为非典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逐渐被报道,肠道粪便中已发现COVID-19呈阳性,提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除传统的呼吸道传播外,还有粪口途径传播。本文就消化内科医师在门诊实际诊疗工作中如何预防和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治流程进行总结,与同道分享。
多动症在儿童中有较高的比例,患者还常常伴有睡眠障碍,给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和家庭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学业、增加发生意外事故风险等。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罗强副研究员团队,与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在多动症与睡眠障碍共病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早期多动症症状引发后期睡眠问题的脑影像学证据,并提示相关分子生物学过程。3月31日,这一研究成果以《多动...
不光是呼吸系统疾病,新冠肺炎患者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迹象。2月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的研究者在bioRxiv上发表论文,建议对住院期间及初愈后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专门的肝功能护理。
分析普拉克索联合行为疗法对早发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评分,非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60例早发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服用普拉克索治疗,联合组采取普拉克索联合行为疗法,替代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HAMD评分和UPDRS第2、3部分的评分差异以评估患者抑郁程度,非运动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少见,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微血管内溶血性贫血伴红细胞碎片、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发热五联征[1]。
美国南加州大学(USC)的研究人员称,含有绿茶和胡萝卜中特定化合物的饮食或能逆转小鼠的类阿尔兹海默症症状。他们强调,这项发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使用的是小鼠模型,而很多在小鼠中取得的研究还无法转化为人类的治疗方法。尽管如此,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即容易获取的植物性补充剂或能对人类提供针对痴呆症的保护作用。
探讨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临床诊断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CMPA住院婴儿的临床资料。
镰状细胞贫血(SCA)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遗传性疾病。因血红蛋白β-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所代替,构成镰状血红蛋白(HbS),取代了正常Hb(HbA)。其中大多数人有许多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低下和早死。在全球范围内,镰状血红蛋白病的发病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高,每年有超过30万名婴儿患病,约占该地区新生儿的1%。但是在该地区几乎没有建立镰状细胞贫血的筛查项目,只有少数几个大型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