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通路相关记录322条 . 查询时间(0.206 秒)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所有乳腺癌亚型中复发和转移率最高的一种。尽管PARP抑制剂、免疫治疗和ADC类药物戈沙妥珠单抗(SG)的出现为TNBC病人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是化疗仍然为晚期TNBC 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有望提升TNBC患者的预后。
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一种炎性细胞死亡途径,已被证明是驱动人类多种炎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经典的程序性坏死通路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特定情况下诱导受体互作蛋白激酶RIPK1活化,随后RIPK1与RIPK3相互作用形成坏死小体(necrosome)并激活RIPK3。RIPK3进而磷酸化MLKL,引发MLKL构象改变、寡聚化和转位到细胞质膜,并在细胞质膜上打孔以...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徐娟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柑橘重要功能性成分聚甲氧基黄酮(PMFs)的种质特异积累现象,鉴定了PMFs生物合成的关键串联重复OMT基因簇,同时解析了该OMT簇在柑橘亚科中的起源和演化历程,为柑橘果实功能性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基因资源。
2024年2月2日,《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郭晓黎课题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大豆LecRKs-CDL1-MPK3/6通路调控大豆孢囊线虫抗性,并揭示了MAPK通过磷酸化CDL1正反馈增强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2024年1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季红斌研究组、陈洛南研究组、朱学良研究组与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任胜祥团队、暨南大学陈良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EML4-ALK fusions drive lung adeno-to-squamous transition th...
2024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NAD+ dependent UPRmt activation underlies intestinal aging caused by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s9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老龄动物的肠中线粒体DNA低...
检测迫近的碰撞轨迹对生存至关重要。之前的研究发现昆虫、鱼类、鸟类和啮齿类动物的大脑中存在专门的神经元和神经环路检测迫近物体。然而,人类大脑中检测迫近的碰撞轨迹的神经环路机制,及其与注意和意识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2024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与脑成像团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团队在《Plos Biology》合作发表题为"Human subcortical pathway...
2024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文章NAD+ dependent UPRmt activation underlies intestinal aging caused by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s9。该研究发现,老龄动物的肠中线粒体DNA低频点突变(0.005-0.05)...
2024年1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朱正江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王志刚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Shaping immune landscape of colorectal cancer by cholesterol...
2024年1月10日,浙江大学郑绍建教授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LRR receptor-like kinase ALR1 is a plant aluminum ion sensor ”的研究论文,发现了首个细胞铝离子受体,并揭示了从铝离子感知到下游解毒机制启动的完整信号通路,是植物抗铝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也是植物生物学领域,特别是细胞感知离子及其信号转导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余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利用冷冻电镜(cryo-EM)单颗粒重构技术,解析了鱼腥蓝细菌Anabaenasp. PCC 7120 转录激活复合物的三维结构,阐明了双转录因子以DNA looping的方式协同调控硝酸盐同化通路转录激活的分子机制,完善了细菌转录级联调控网络。该研究成果以“DNA loo...
四溴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TBPH)作为五溴联苯醚(Penta-BDEs)的替代品,是应用最广泛的新溴代阻燃剂之一。前期研究表明,TBPH的结构类似物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DEHP)主要表现为抗雄激素效应。然而,目前TBPH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周炳升团队通过基于计算机模拟、离体暴露、体外暴露和活体暴露等手段的整合毒性测试体...
四溴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TBPH)作为五溴联苯醚(Penta-BDEs)的替代品,是应用最广泛的新溴代阻燃剂之一。前期研究表明,TBPH的结构类似物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DEHP)主要表现为抗雄激素效应。然而,目前TBPH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周炳升团队通过基于计算机模拟(in silico)、离体暴露(in vitro)...
2023年11月29日,精密测量院胡蕴菲、李从刚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金长文课题组在GPCR-β-arrestin信号通路动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在残基水平上展示了PIP2独立激活β-arrestin蛋白的特有机制,并检测到了可能代表了激活中间态的低比例构象。相关研究2023年12月8日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
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饶枫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赵丽团队、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凤超团队合作在肿瘤细胞葡萄糖感知与代谢调控通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葡萄糖诱导CRL4COP1-p53信号轴促进糖代谢以驱动肿瘤发生(Glucose-induced CRL4COP1-p53 axis amplifies glycometabolism to drive tumorigenesis)”为题,在线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