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地质学 NOx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109 秒)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冯晶晶,在导师王新明研究员、张艳利特任研究员的指导下,随机选择在用的26辆出租车,使用底盘测功机测定了在怠速和速度分别为10、20、30、40、50和60 km hr-1下NOx和VOCs的排放因子,并探讨了行驶里程对排放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PG出租车尾气NOx平均排放因子随行驶速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而VOCs的排放因子随速度变化...
采用浸渍法制备铜/海泡石催化剂,考察其催化氧化CO和催化还原NOx性能以及预处理条件和掺加稀土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并用XRD、BET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盐酸和硝酸改性的海泡石载体都能使铜/海泡石在190℃左右将CO完全转化;稀土元素的添加对铜/海泡石催化氧化CO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铜/海泡石对NOx有一定的催化还原性能,添加稀土后对其催化还原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
采用DTG(热重/差热分析仪)和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鹤岗煤超细化煤粉进行燃烧试验,分析了粒径、氧气浓度、升温速率对NOx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鹤岗煤在氧气浓度为20%的燃烧条件下,NOx的析出均为单峰曲线;粒径对煤粉燃烧NOx释放有重要影响,超细化煤粉可以减少NOx的排放;在5、10、20 ℃/min升温条件下,随升温速率的增大NONO2的析出量也增加,并且NO的最大析出...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在固定源NOx污染控制中广泛应用,其核心是催化剂.传统钒氧化物催化剂起活温度偏高(> 300℃),难以在末端应用;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实际应用需要,研制具有良好低温活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催化剂成为近期国内外该领域的热点.对贵金属、分子筛、金属氧化物3类催化剂,综述了国内外近期研究进展.其中以碳质材料为载体负载Mn、Cu等的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低温活性和稳定性,具有...
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探讨了煤粉在一维热态试验炉内燃烧时,煤粉粒度对NOx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Ox的排放浓度与煤粉粒度的关系中,存在一个煤粉粒度临界值.当煤粉粒度小于临界值时,随煤粉粒度的减小,NOx的排放浓度减小;当煤粉粒度大于临界值时,随煤粉粒度的减小,NOx的排放浓度增大;无论在氧化性气氛中,还是在还原性气氛中,煤粉超细化后NOx的释放浓度均减小;煤粉高度细化后,褐煤NOx...
在实验室水平管式电炉上, 在较低温升速率和低温燃烧(300℃—550℃)的条件下, 分别对经过超细粉碎的合山高硫煤和晋城煤4种不同粒度煤样的燃料NOx、有机硫分的SO2和CO生成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以CO为主的还原性气氛在超细化煤粉燃烧过程中对固氮和固硫所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对NOx尾气治理方法的研究十分活跃,已有一些报道,所提出的方法虽多,但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工业上采用的不多。 我们采用活性炭填料塔的分气纯碱溶液吸收法,脱除率高达89-97%,排放浓度可由4000-5000ppm降至157-455ppm。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