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结构化学 量子化学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 催化化学 热化学 光化学 电化学 磁化学 高能化学 计算化学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物理化学 院士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374 秒)
穆拉特·茹林诺夫(Murat Zhurinovich Zhurinov),哈萨克斯坦国籍,电化学家。1941年12月生于前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雷斯市。1981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院院长(2003年至今)。1994年当选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拉奥(C. N. R. Rao),印度国籍,固体化学家。1934年6月生于印度班加罗尔。1958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他是印度科学院(IAS)和印度国家科学院(INSA)院士
Bruce E. Logan教授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学Evan Pugh教授,环境工程专业Stan & Flora Kappe教授,并担任工程能源与环境研究院院长。Logan教授于2013年评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他也是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国际水协会(IWA)、水环境联合会(WEF)以及环境工程与科学教授协会(AEESP)的成员。
能源和化学品的技术革命在上个世纪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自然资源短缺、环境及气候越来越恶劣,社会必然会朝着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方向发展,为催化技术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提供了契机。本文主要聚焦新型热催化、电催化工艺和具有创新性的光催化技术,其关键在于创建具有特定催化活性的催化路线。
丹麦国籍,物理化学家。1952年10月生于丹麦霍森斯。1978年获得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当选为丹麦自然科学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丹麦科学技术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 弗莱明·贝森巴赫的研究领域涵盖纳米学科的多个方面。他在过去20多年里致力于新型可变温度快速扫描探针显微术和其他各种表面敏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等多个领域,取得...
刘中民,男,汉族,1964年生于河南省。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青岛生物能源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院长、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中民长期从事应用催化研究。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合作完成了多项创新成果并实现产业化。负责开发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
张涛,男,汉族,1963年生于陕西省。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2月至2017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工业催化的研究,负责研制的新型催化剂应用于我国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领域,三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期主要从事航天无毒推进剂催...
张存浩,男,中共党员,物理化学家,1928年生于天津。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的创始人之一。1947年获中央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98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0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曾...
陈懿,男,1933年出生。 物理化学家,中科院院士。1955年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79-1981年美国Wisconsin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校务委员会顾问、校发展委员会顾问、华英文化教育基金南京大学遴选委员会召集人。曾任《Journal of Catalysis》编委(2000-2005)、国际催化协会中国理事(1992-2000)、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95-1998)、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学...
陈洪渊: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南京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1981-84年为联邦德国Mainz大学访问学者,其后曾分别获德国DFG、DAAD、VW-Stiftung等基金的资助多次以访问教授或客座教授进行中短期的合作研究。现任: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分析科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张乾二,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教授,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十多年来致力于量子化学与结构化学的研究,至今以撰写专著4本,科学论文100多篇。
田昭武,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专长物理化学,研究领域从电化学扩展到光电化学、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三维微加工技术、生化芯片实验室和量子电化学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部级以上奖励六项,并获国家专利权二十几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