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药物化学 药学相关记录858条 . 查询时间(0.234 秒)
2023年3月2日下午15点,药学院在基础医学院学术厅开展了“嘉陵江药学论坛—导师分享”学术活动。该次活动由药学院副院长刘军主持,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冯莉苹、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该次活动。
江仁望 教授,硕、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药物化学。
彭丽洁,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对雌激素相关受体或其它蛋白靶点,设计和合成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和良好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为创新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蒋杰,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的研究:1、药物化学(新药设计与合成)。2、药物经济学研究。
吴振龙,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研究2. 天然生物活性分子高效发现策略研究。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药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积极加入导师课题组参与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截止目前,学院本科生2022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SCI论文18篇。
周倩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靶向神经炎症的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创新药物研究,靶向PDE的抗纤维化药物发现与分子机制研究。
2022年10月20日,上海药物所“药学前沿承嘏讲坛”第五十讲在承嘏厅举行。涂永强院士应邀作了题为“多环天然产物合成中的环化/重排策略”的专题报告。药物所岳建民院士主持报告会,200多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线上线下参加会议。
宋施豪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病原细菌信号调控与致病机理,病原细菌-宿主互作机制研究,新型抗菌药物研制及作用机理研究。
武玉萌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结构改造及活性研究。
程仲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海洋真菌、海南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
董帅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情况:主要从事海洋药物化学相关研究。包括:具有药理活性的海洋小分子与多肽的合成修饰与改造;技术手段包括:金属催化、固相合成、有机电化学合成等;
刘进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抗肿瘤药物;抗代谢性疾病药物;靶向蛋白降解抗炎药物
涂正超,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本实验室主要从事新药高通量筛选,新药靶点的发现,分子药理等与新药研发相关领域的多个交叉学科研究。主要包括:分子药理学(肿瘤免疫);抗病毒,细菌,炎症,肿瘤药物的研发;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信号通路研究及作用靶点研究;多肽药物的研发;中药活性成分的分子靶点发现;
2022年8月24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刘青松药学团队在难溶性药物递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药剂学领域国际期刊Pharmaceutics上。统计表明90%的候选药物存在水溶性差的问题,导致新药研发面临口服吸收差、疗效不佳、难以注射给药等成药性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候选药物的临床转化。2022年来,以纳米晶为代表的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为难溶性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出路。目前,已有多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