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医学 醛相关记录174条 . 查询时间(0.027 秒)
该项目2003年自行研制开发2-正丁基-4(5)-甲酰基-5(4)-氯咪唑(又名咪唑醛)产品,该产品呈类白色结晶,易溶于醇、氯仿等有机溶剂,难融于水。主要用于合成新型抗高血压药洛沙坦,随着沙坦类药物的开发,该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经过一年多的研制开发和国内外客户反馈的信息,证明该项目组生产的2-正丁基-4(5)甲酰基-5(4)-氯咪唑,生产工艺先进,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开发成功,...
N-乙酰氨基葡萄糖甲缩醛是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经乙酰化制得NAG,再由NAG用硫酸催化转变而成。它是合成人体抗原生物活性多糖的单体,是生化工业常用中间体,可作为人体内微生物群体调节剂,治疗由抗性细菌引起的顽固性疾病。主要技术指标: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灼烧残渣≤0.10%;干燥失重≤1.00%;比旋光度:[α]20D+40.00°~43.00°;溶点:202℃~208℃;pH值:6.0~7.5...
丁桂散由丁香和肉桂细粉混合而成,收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单位制剂规范1991年版,功能散寒止痛,用于肠胃受寒,腹痛便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单位制剂规范中仅收载性状、鉴别和散剂一般检查项目,没有收载含量测定方法,不能有效地检测丁桂散的内在质量。丁香、肉桂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报道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3]、气相色谱法[4],等。丁桂散中桂皮醛和丁香酚含量测定方法未见报道。本实验建立了高效液...
α-溴代肉桂醛的毒性研究     α-溴代肉桂醛  毒性       < 2008/10/27
α-溴代肉桂醛的毒性研究。
内蒙古医学院药学院医用有机化学课件:第八章 醛酮醌。
戊二醛     戊二醛  消毒杀菌剂  鞣剂       < 2008/10/13
该产品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主要用于各种皮毛的鞣制,医疗器械的消毒杀菌,油田水质的杀菌,高级纸张的交联,冷却循环水的杀菌,以及饲养各种家禽、畜牧、养蚕业方面的杀菌剂。应用效果最佳。该厂是国内唯一的生产戊二醛的厂家,年产600吨,工艺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工艺路线即丙烯醛路线。
目前国内外戊二醛防蚀剂普遍采用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其不但有毒,而且是一种潜在致癌因素。因此我们开展《戊二醛新型防蚀剂的临床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定量试验,进行多次筛选,最后选出最佳一组与厂方提出的防蚀剂(亚硝酸钠)进行理化指标测定、灭菌效果、防蚀性的测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测定两组未加入活化剂和防蚀剂戊二醛含量、PH值、然后加入两种不同的活化剂和防蚀剂的戊二醛含量和使用后1、2、3、4周的含...
该实验应用分子生物学RT-PCR技术,比较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Eplerenone(EP)与血管紧张素Ⅲ型受体拮抗剂ARB Losartan(LO)对于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所致心、肾及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ecNOS)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EP降低血压及蛋白尿的机制。从分子水平研究醛固酮对心肾及主动脉的影响及EP对各脏器的保护作用。针对性地解决了长期使用ACE-Ⅰ类降压药所致醛固...
该项目以多组分山苍籽油作为中药方剂的模型,将其中的主要抗菌单体柠檬醛为中药靶部位,以能分泌致肝癌毒素的黄曲霉单细胞作为药物作用对象,把医学影像与多学科交叉相结合,研究模拟中药方剂及其主要部位对细胞作用机理。即从完整细胞、亚显微结构和细胞内大分子拥挤环境三个角度,运用多维显微、瑞利光散射、电镜与生化分析等技术,协同研究柠檬醛抑制黄曲霉孢子萌发,菌丝体生长的动态过程。
背景与目的: 研究有机氧化剂过氧基异丙苯(CHP)和无机氧化剂过氧化氢(H2O2)及抗氧化剂单独和联合作用对不同细胞周期时相肝癌细胞的一氧化氮(NO)、羰基和丙二醛(MDA)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同步化原发性肝癌细胞系H299细胞(1×106/ml),分别设对照组(DMSO)、CHP组(50 μmol/ml)、H2O2组(50 μmol/ml)、CHP+H2O2组(H2O2和CHP各50 μmo...
该研究在戊二醛医用消毒液中加入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性优良;使用C-S联合缓蚀剂替代常用的有毒亚硝酸钠,基本克服了消毒液对金属医疗器材的腐蚀,解决了戊二醛消毒液稳定性差和腐蚀被消洗金属器材的问题。产品性能全面符合国家卫生部关于化学消毒剂的检测标准。C-S联全缓蚀剂技术属国内首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98年11月通过区教育厅组织上的技术鉴定。该成果医药市场容量大,可获取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该研究主要寻找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药单体。近年认为醛糖还原酶活化及蛋白质非酶糖化是这些并发症发病的重要机理,故国外研究抑制此两作用的药物,但合成药毒性大,很难用于临床,且无同时抑制此两作用的药。自1985年起研究有此作用的中药或单体。先分数批筛选30余种中药或单体,发现水飞蓟宾及槲皮素等能同时抑制此两作用。经糖尿病动物实验证明在活体也有效,降低组织中山梨醇及AGF含量。在糖尿病人服水飞蓟宾也降...
ST无毒升华剂是日常化工领域使用的一种新型升华材料,无毒无味。传统升华材料主要是对二氯苯和合成樟脑,都有一定毒性和难闻臭味,对人体有不同程度伤害,造成环境污染。ST升华剂是综合利用石化副产物—异丁醛,采用新型催化剂,生产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ST无毒升华剂作为中间体,可以生产防霉防蛀剂,地板专用防霉剂,中草药防腐剂,粮食防霉剂等,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