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医学 醛相关记录174条 . 查询时间(0.04 秒)
评价重组亮氨酸氨基肽酶(rSjLAP)和重组果糖二磷酸醛缩酶(rSjFBPA)抗原用于诊断人血吸虫感染以及疗效考核的价值。 方法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pET-28a-rSjLAP/BL21和pET-28a-rSjFBPA/BL21表达目的蛋白,组氨酸标签亲和纯化柱纯化rSjLAP和rSjFBPA蛋白。8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A、B和C组(各21只小鼠),...
通过GST沉降技术(GST pull-down)验证刚地弓形虫醛缩酶(aldolase)与肌动蛋白(actin)的相互作用。 方法 PCR扩增弓形虫cDNA中aldolase 和actin基因,分别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GEX?鄄4T?鄄1和pET30a,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1 mmol/L异丙基?鄄β?鄄D?鄄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采用腹部皮...
评价重组亮氨酸氨基肽酶(rSjLAP)和重组果糖二磷酸醛缩酶(rSjFBPA)抗原用于诊断人血吸虫感染以及疗效考核的价值。 方法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pET-28a-rSjLAP/BL21和pET-28a-rSjFBPA/BL21表达目的蛋白,组氨酸标签亲和纯化柱纯化rSjLAP和rSjFBPA蛋白。8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A、B和C组(各21只小鼠),...
探讨茴香醛对蚊虫嗅觉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风洞系统内测试茴香醛不同剂量诱导的白纹伊蚊行为反应及对宿主定向行为的影响;在密闭空间中,分别以0.013~0.250 μg/cm3剂量的茴香醛处理白纹伊蚊24~96 h后测定其感受、定向寄主的能力。结果 在风洞系统内,茴香醛单一化合物其剂量3.1%~99.0%对白纹伊蚊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而与宿主气味并存时,只有高剂量(99.0%)对宿主定向行为有较高的抑制...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当归微乳中主成分藁苯内酯和桂皮醛的含量,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方法 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5 nm,柱温30 ℃. 结果桂皮醛在0.484 5~38.750 0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
研究醛缩酶A (ALDOA)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情况,探讨IBS发病的新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ALDOA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情况。结果 ALDOA在IBSD组乙状结肠、IBSC组乙状结肠及IBSD组盲肠表达量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的相应部位,...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螺内酯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脉压(PP)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ISH患者82例,随机分入A(ACEI+小剂量螺内酯)、B(ACEI+大剂量螺内酯)、C(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常规抗高血压药物)三组,观察12个月,比较3种方案对老年ISH患者PP的影响。结果 C组各时段收缩压(SBP)降低的同时,舒张压(DBP)也显著降...
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兔肝组织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与血浆内皮素-1(ET-1)之间的关系,探讨TG、MDA、SOD与ET-1在NAFLD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数字法随机分为重度NAFLD组(重度组)、轻度NAFLD组(轻度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160 g·兔-1·d-1,轻度组给予高脂饲料80 g...
观察胰岛素抵抗(IR)的脂肪细胞中Aktser473磷酸化(p-Akt)水平和与张力蛋白同源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以及醛固酮和螺内酯处理后上述蛋白表达的变化,从而探讨醛固酮在I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地塞米松与胰岛素共同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建立IR模型,western blots方法检测正常分化及IR的脂肪细胞PTEN蛋白和p-Akt水平,观察醛固酮和...
通过对照射后的大鼠肺部进行CT扫描和血清中SOD、MDA的检测,探讨它们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预测价值。方法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70 Gy组、144 Gy组。大鼠麻醉后用60Co治疗机单次照射右全肺;在照射后30天、90天对大鼠肺部进行CT扫描,并于照射后1、7、30、90 d处死各组大鼠,取大鼠右肺组织进行HE、Masson 染色,并对血清中SOD、MDA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70...
观察依帕司他与槲皮素对3脱氧葡萄糖醛酮(3DG)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3DG还原酶反应体系,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λ=530 nm)检测底物3DG剩余量反映酶活性。结果反应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DG剩余量明显减少(P<0.01)。依帕司他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反应组比较,3DG剩余量明显增多(P<0.01)。槲皮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DG剩余量明显减少(P<0....
建立梯度洗脱测定肾康灵颗粒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的HPLC法。 方法 :Hypersil ODS Cl8柱,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0~8 min(5 ∶ 95),8~11 min(6 ∶ 94~5 ∶ 95),11~20 min(5 ∶ 95);流速 1 mL·min-1;检测波长 280 nm。 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 2种成分可完全分离。丹参素、原儿茶醛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目的:合成一系列吲哚-2-位西佛碱衍生物,通过药理筛选寻找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通过亲核取代、还原、氧化、亲核加成等反应得到目的化合物。结果:设计合成了22个吲哚-2-位西佛碱新化合物,药理筛选结果显示2个化合物(5,14)对KB癌细胞株有抑制作用。结论:药理筛选结果表明,一些化合物显示了一定的抗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的:研究民间药鄂北贝母Fritillaria ebeiensis G.D.Yu et G.Q.Ji鳞茎的非生物碱成分。方法:用MeOH提取,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与纯化,经理化常数测定、波谱解析、化学合成及降解反应,确定其结构。结果: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二萜,其结构为ent-kauran-16β,17-acetal ent-16β-kauran-17(S)-aldehyde (1)。结论...
目的:为了解大鼠im丹参注射液和ig丹参提取物后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吸收情况,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色谱柱为ODS柱,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8∶92),磷酸调至pH 2.8,在280 nm波长处检测。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结果: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大鼠im丹参注射液后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血药浓度,并考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