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医学 醛相关记录174条 . 查询时间(0.048 秒)
戊二醛灭菌效果的对比分析     戊二醛  灭菌  监测        < 2008/6/5
戊二醛灭菌效果的对比分析。
小儿水合氯醛灌肠和口服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不同组分在人皮下、肾脏和肾上腺周围脂肪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不同脂肪组织中RAAS各组分的特点。方法 提取12例皮下脂肪、12例肾周脂肪和9例肾上腺周围脂肪总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血管紧张素原(AGT)、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和心房结构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例,其中窦性心律者12例,慢性心房颤动者13例(房颤时间≥6个月)。上述患者均于手术时取左右心房侧壁组织(窦性心律:右房标本=12,左房标本=7;房颤心律:右房标本=13,左房标本=8),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
目的 探讨低血钾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腺瘤(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糖、胰岛素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有无低血钾将17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APA 103例、IHA 75例)分为低血钾组和正常血钾组, 2组均行3 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卧立位醛固酮试验, 观察血糖、胰岛素变化与血钾之间的关系。结果 低血钾组血钾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空腹胰...
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对新型醛甾酮拮抗药依普利酮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依普利酮。
人肝癌组织中转醛醇酶活性高表达。
 目的:探讨B型超声、CT及(或)同位素检查对肾上腺醛固酮瘤定位诊断的互补作用。方法:对疑醛固酮瘤者作B超检查238例,其中141例同时作过CT检查,27例作为核素检查。将各种检查与病理对照,再把其中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病例分别与其他两种检查相对照。结果:发现三种检查对漏诊(假阴性)单瘤具用很强的互补性,而对同侧双瘤则均未能幸免漏检其中之一。对误诊(假阳性)亦有很好的互补性,且本组核素无假阳性,但其样...
摘要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 2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气管内滴入平阳霉素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滴入生理盐水,分别于滴药后第7 d,28 d,每组随机处死5只取样,观察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羟脯氨酸(HYP)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 结果: 第7 d模...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大鼠根髓及根尖周组织的刺激性,为开发桂皮醛用作乳牙活髓切断术的盖髓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桂皮醛作为鼠牙牙髓切断术的盖髓剂。实验分为桂皮醛组、甲醛甲酚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大鼠分别于4周和12周处死,实验牙牙周矩形颌骨骨块固定脱钙后HE染色切片,观察根髓及根尖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术后4周时,3组在牙根内、外吸收和牙根钙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炎症反应方面,桂皮醛组和甲醛甲酚组...
观察草酸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LV)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23例晚期结直肠癌,其中结肠癌11例,直肠癌12例,初治8例,复治15例,化疗前均经肘正中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L-OHP 65mg/m2,静脉滴注4h,d1;LV 200mg/m2静脉滴注2h,5-Fu0.5g/m2于CF静点完后静脉推注,续以5-Fu2.4~3.0g/m2持续静脉...
观察聚甲酚磺醛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宫颈糜烂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微波术后配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患者阴道排液及术后创面结痂、出血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排液及术后创面结痂出血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聚甲酚磺醛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期刊信息 篇名 3-脱氧葡萄糖醛酮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撰写 作者 梁敏等 第一作者单位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 刊物名称 中华肾脏病杂志 页面 2000;16:76-78 出版日期 2000年 月 日 文章标识(ISSN) 相关项目 β2微球蛋白淀粉样沉积的募集机制及生物学作用
人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发生病变时,这一平衡状态往往被打破,致使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物质浓度发生改变。为了探讨不同发病期肺炎患者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我们对3类共68例不同肺炎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呈家族性或散发性发病,预后较差,首位死亡原因为猝死,占50%,主要死于恶性心率失常。目前认为HCM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参与介导心肌细胞增殖,刺激心肌胶原合成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导致心肌肥厚和纤维化[1][2][3][4][5]。所以编码该系统的各个基因就成为研究心肌肥厚和HCM遗传基础的基因。本研究探讨醛固酮合成酶(CY...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