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兽医学 >>> 家畜病理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家畜病理学相关记录1248条 . 查询时间(0.496 秒)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丁一副教授课题组通过筛选治疗脂肪性肝炎的天然化合物,发现天麻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脂肪性肝炎效果,并进一步探索了天麻素的作用机制。
张喜彦,男,汉族,1986年毕业于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兽医专业。自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原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和现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从事畜禽传染病相关研究工作。1986—1988年,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了自治区攻关“羊流产衣原体矿物油佐剂疫苗研制及区域试验”项目研究工作,主要参加了研制疫苗及进行区域临床试验。此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1993年,...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16年~2020年出版的著作。
2021年5月19日,由动物支原体感染与黏膜免疫防控技术创新团队领衔翻译的《猪的支原体》新书推荐会在江西南昌顺利召开。《猪的支原体》是目前国际上在猪支原体疾病领域最为全面的专业书籍。此次中文版汇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硕腾中国、牧原集团等20多位中国产、学、研全领域顶级专家翻译完成,今年将在国内发行。
2021年5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刘彦团队,联合河北北方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在微生物学领域重要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发表题为“Alterations of serum metabolites forbid fecal microbiota involved in ewe follicular cyst”的研究论文(Feng et al., 2021)。该研究利用粪...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ofimmunology(《免疫学杂志》)刊发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光亮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IFIT5negativelyregulatesthetypeIinterferonpathwaybydisruptingTBK1-IKKε-IRF3signalosomeanddegradingIRF3andIKKε.(I...
肖红波,教授,研究兴趣是骨桥蛋白(OPN);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三种致病因子与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的联系,及一些天然多酚对其调控作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项;湖南农业大学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国家专利一项。
毕崇亮,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副教授,教授课程:宠物疾病防治(2016-至今)、动物影像学(2016-至今)、兽医外产科学(2016-至今)。
唐光武,男,兽医硕士,1969年3月生,四川开江县人,副教授。现任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龙子湖、北林校区)动物医药学院教师。曾荣获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先进工作者”、校“优秀教师”、“教学质量年的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09.12获执业兽医师资格。从事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兽医病理基础、动植物检疫技术食品卫生检验学、兽医法规、兽医病理学、动...
张桂云,女,河南项城人,1964年2月生,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畜禽病理学教学、畜禽疫病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完成《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配套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规模化养猪重大疫病诊断与防治研究》等科研项目5项,分别获得了省、厅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畜禽病理学》、《中国传染病学》等著作、教材12部。主持河南省科普传播工程项目4项,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解决养殖企业技术问题。
吴玉臣,副教授,现任动物医药学院副院长。主要讲授兽医病理学、动物生理学等课程。2005年至今,主编教材两部;副主编著作四部,参编著作五部。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期刊《FoodAnal. Methods》发表论文一篇,在《中国兽医杂志》、《中国畜牧兽医》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项目8项,获科技成果奖3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一项,校级精品课程一项,参与省...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兽医病理学考试大纲。
研究博来霉素(BLM)致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MMP-7、KL-6、SP-A、SP-D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探讨靶向性近红外荧光MMP-7探针及4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纤维化模型中的应用,旨在为肺纤维化的诊断、预后、动态监测及治疗提供参考。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BLM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气管滴注100 μL低(2.0 mg·kg-1)、中(3.5 mg·kg-1)、高(5.0 mg·kg...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温酸性改造的蛋清溶菌酶对两种革兰阳性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两种革兰阴性菌G-(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温(57.0±0.1)℃、pH 2.0条件对蛋清溶菌酶进行改造,透射电镜观察改造蛋清溶菌酶的超微结构,8-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能引起仔猪高死亡率的疾病,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PRRSV感染仔猪肾组织的病毒定位及产生的超微病理变化进行观察,以期了解PRRSV对肾组织细胞以及血液循环的影响。主要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结合血清生化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对仔猪感染PRRSV后肾组织进行超微病理学观察及分析。结果发现,PRRSV感染后引起肾组织损伤,病毒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