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抗病虫害育种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抗病虫害育种 农业相关记录311条 . 查询时间(1.125 秒)
颜群,女,壮族,副研究员。2002年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在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工作。主要从事水稻主要病害病原菌致病性分化、稻种资源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抗病基因挖掘、抗病育种及水稻病害防控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水稻)、广西科技攻关、广西农业重点科技计划、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科院科...
应生物育种中心王平主任邀请,2022年1月12日下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副所长卢代华研究员、彭云良研究员携团队成员姬红丽研究员、伏荣桃博士、王剑博士等在生核所会议室参加座谈会,与生核所水稻育种团队就水稻抗病育种研究与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会上,植保所卢代华研究员、彭云良研究员与大家一起回顾了四川水稻抗病育种研究的历史,并根据目前水稻生产上和病圃抗鉴中抗病基因抗性丧失的情况,指出当前水稻抗稻瘟病基...
张月雄,男,汉族,1981 年2月生,广西浦北县人。2005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现海南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11月进入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工作。2017年12月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抗病虫基因挖掘与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子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
李石初,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2月生,广西贵港市人。1988年7月广西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0年9-12月,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做访问学者;2008年6月,在越南国家玉米研究所访问学习;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在马来西亚(民都鲁)天源农业有限公司工作。2004年12月获副研究员职称。主要从事玉米种质资源病虫害抗性鉴定、玉米病虫害发生流...
2022年12月28日,由果树所果树保护创新团队完成的“桃园病虫草害精准防控关键技术研发”通过山东农学会组织的成果评价。因疫情原因,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协同方式进行,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山东省农业推广中心的7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柏连阳院士为评价专家组组长。会议由山东农学会秘书长张希军主持。
2021年12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叶武威研究员团队围绕棉花ATP结合转运蛋白ABC开展了研究,发现了 ABC 基因超家族在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雷蒙德氏棉等四个棉种中存在A-J等12个基因亚家族,且各亚家族在棉花进化过程中结构和功能趋向保守,并发现 ABC 基因在棉花进化过程中存在串联、分段和全基因组复制现象。相关研究成果以“Systematic Analysis and Comp...
张爱芳,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水稻病害及品种抗病性鉴定。先后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安徽省水稻主栽品种抗病性鉴定”、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小种与寄主品种抗性鉴定”、安徽省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水稻病虫害检测和抗病性鉴定》、安徽省土地治理项目《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等工作。参与制定多项地方标准。主持省财政专项“水稻品...
胡增丽,女,汉族,1981年9月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获得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与制定省级地方标准6项;主持院级项目1项,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级科研项目7项,院级项目7项。通过验收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5项,院级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期刊学术论文9篇。
色泽是影响果实商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鲜亮的色泽在一定程度上可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高温多湿、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套袋栽培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果锈和裂果的发生。生产中常在桃果实采前人工解袋以增加光照促进果实着色,但由于人工成本的剧增,这一做法在生产中很难继续,没有经过光照的桃果实色泽暗淡,在市场中缺少竞争力。装备所保鲜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针对这一产业问题,开展套袋桃果实采后色泽调控技术及机理研究,旨在...
为加快推进省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优质多抗高产设施番茄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的实施,2021年12月2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在连云港市东海县新王庄举办现场观摩会。蔬菜所番茄创新团队专家、东海县蔬菜技术指导站专家、当地技术人员及种植户等2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会。本次观摩会主要展示了依托本项目育成的适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大棚及日光温室栽培的番茄品种及新组合共计15个,其综合特性是耐低温弱光、兼抗3种...
2021年11月30日,农学院植保专业2018级本科生陈雨萌和黄江南在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发表了题为“Low-level cadmium exposure influences rice resistance to herbivores by priming jasmonate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镉胁迫改变了水稻的抗虫性。
李洪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高产广适育种创新研究组组长。1963年4月生于河北省邢台市,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昌黎分校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95年7月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曾任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1998年毕业于...
2021年11月20日,第十六届全国芽胞杆菌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生态工程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主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共同承办。因疫情原因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分...
2021年11月19日,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发布了《2021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研究员带领的蔬菜虫害防控创新团队研究成果“解析昆虫激素介导小菜蛾Bt抗性机制”入选2021中国农业科学10项重大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