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抗病虫害育种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抗病虫害育种 农业相关记录311条 . 查询时间(1.348 秒)
2020年10月8日,生物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洪晓月教授课题组的题为“Stable introduction of plant virus-inhibiting Wolbachia into planthoppers for rice protection”长文研究论文(article),研究成果为农业害虫的防治找到一个新途径和指明...
北京时间2020年9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董双林教授团队与德国马普化学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在生物学著名期刊《Current Biology》发表了题为“The molecular basis of host selection in a crucifer-specialized moth”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十字花科植物专食性重要农业害虫小菜蛾利用植物防御物质异硫氰酸酯(Isoth...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冯献忠研究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窦道龙研究团队通过对大豆自身免疫相关的类病斑突变体(lmms)的遗传筛选,鉴定了两个等位基因突变株(Gmlmm1-1,2),图位克隆证实该基因编码一种Malectin样受体激酶。GmLMM1的功能缺失突变体表现出细胞死亡、PTI活化和活性氧积累,对细菌和卵菌病原体的抗性增强表型,在使用flg22处理后,ROS迸发显著增加,触发抗病免疫反...
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现有职工66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省百千万人才1名、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名。拥有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水稻转基因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3个。主要开展水稻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种质创新研究,植物育种技术创新研究;大黄鱼和鳗鲡等名优经济鱼类的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以及病害防控技术...
2020年8月21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简称“基因组所”)熊兴耀教授应邀到作物所对马铃薯学科发展工作开展合作交流。作物所所长陈小平研究员、科技科负责人何孟璐以及马铃薯研究室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近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在京召开“植保无人飞机撒施颗粒防治草地贪夜蛾技术研讨会”,汇报交流无人机防治草地贪夜蛾研究进展,签署颗粒剂技术转让协议。周雪平所长参会并致辞。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领导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在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研任务支持下,植保所研发团队自2019年开始研发无人机撒施...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eLife》在线发表了我所李云河研究团队完成的题为“Caterpillar-induced rice volatiles provide enemy-free space for the offspring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分析了水稻介导的二化螟-褐飞虱-稻虱缨小蜂的多重种间关系,揭示了褐飞虱借助二化螟诱导水稻挥发物规避稻虱...
2020年7月30日,省农科院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在东港市召开了“水稻多病虫害绿色协同防控技术示范”现场会。省农科院副院长孙占祥,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调研员于兵,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彭友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雄奎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纳米研究中心主任崔海信研究员,东港市政府相关领导及当地农技推...
东方粘虫(Oriental armyworm,Mythinma separata)又名行军虫、剃枝虫,是我国重大农作物病虫之一,主要危害小麦、水稻、玉米、谷子、高粱、糜子等禾谷类作物。因为它有季节性迁飞习性,农民称之为“来去无踪,神出鬼没”的“神虫”。利用昆虫的嗅觉反应特点,准确监测害虫种群动态是有效防治东方粘虫的前提。性信息素对东方粘虫雄蛾具有很强的吸引作用,糖醋酒液也对东方粘虫具有很好的引诱效...
近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生物技术趋势(Trends in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我所科学家完成的特邀综述文章“Managing the invasive fall armyworm through biotech crops: a Chinese perspective”。本文简单介绍了草贪夜蛾在我国的发生现状,归纳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防控措施,分析了采用Bt玉米防控该入侵害虫的优...
中国农业科学院省部级奖成果(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奖励成果(13)。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奖励成果(7)。
为加速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开展抗逆丰产优质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推广和转化一批抗旱优质冬小麦新品种,支撑全省口粮安全。2020年6月13-15日,我院联合省种子管理站在镇原县召开了“旱地抗逆丰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暨种子认证试点观摩交流会。会议邀请省农科院副院长贺春贵、兰州大学李凤民教授、省种子管理站站长常宏、副站长吕小瑞、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赵贵宾、小麦所所长杨文雄等专家参会指导。省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