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肥料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土壤肥料学 农业相关记录720条 . 查询时间(4.142 秒)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出版著作清单。
2022年10月21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建凤研究员、姚建武研究员等一行5人组成专家团前往番禺区石基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暨现场观摩会。番禺区农技办、农技推广站、农科所技术人员和各镇、街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蔬菜种植大户30余人参加培训。番禺区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办公室陈敏辉高级农艺师做会前培训动员。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巨晓棠教授受邀来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022年9月8日,环境科学类TOP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以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为第一单位,热带耕地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质量保育团队李婷玉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发表了题为“Cropland degradation and nutrient overload on Hainan Island: A review and synthesis”《海南岛农田退化与养分过量投入...
2022年9月1日,上海市科委组织专家对我院生态所宋科副研究员主持的农业领域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一种新型竹炭生物有机肥工厂化生产的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18391903800)进行了评审与验收。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021年发表文章汇总表。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020年发表文章汇总表。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021年授权专利汇总表。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020年授权专利汇总表。
王海涛,男,1970年10月生,学士,副研究员。从事土壤肥料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推广。主研完成“秸秆生物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和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6个,鉴定研究成果2项,发表研究论文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该方法特征在于选择食用菌富硒栽培后的菌渣为主要原材料,同时添加外源无机硒,接种外源微生物发酵菌剂,并采取固态混合发酵方式进行扩大繁殖获得发酵菌种,利用发酵微生物菌群富集优势,通过对堆肥静态强制式通风系统供氧和堆肥二次发酵等关键技术,采取菌渣预处理、发酵微生物菌种扩繁、发酵料配制、建堆发酵和熟化工艺流程,高效率生产高品质的富硒有机肥。
针对水田肥料深施难、肥料利用率低的难题,研发出双季稻机插秧同步精准侧深施肥技术。该技术在现有插秧机的基础上,设计螺旋打推杆施肥部件和同步施肥装置;按需精量施肥和根际深施肥部件,研制出机插与根际精准同步施肥机具,侧深施肥机插比其它方式在施肥量减少20%的情况下,较普通不带侧深施肥机插增产4.4%,肥料利用效率早稻提高42.0%-74.4%,晚稻提高36.2%-59.7%,光能利用率较常规施肥高出25...
2022年7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与英国洛桑研究所合作揭示了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玉米根系吸水的影响机制,为玉米节水栽培和减氮增效技术构建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近日,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马兴旺研究员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专项所属项目“西北粮食主产区面源污染农田综合防治技术示范(2018YFD0800800)”,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该项目历经4年的关键技术攻关、技术模式构建示范,全面完成项目指标任务,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且规模化效益显著,为西北地区农业绿色...
2022年6月30日-7月1日,德阳市科技特派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所长蒋开锋研究员,水稻改良中心副主任杨莉副研究员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中心副主任秦俭助理研究员一行到雅安市汉源县、邛崃市、广汉市等地考察了本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品香优秱珍及专用粳稻品种示范情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