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生物学 DNA相关记录85条 . 查询时间(0.637 秒)
农作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异常温度需要具备优异耐受模块,品种设计需依赖细胞寒害感知防御“信号网络”和“修复机制”的原理。
长期以来,DNA甲基化(5mC)作为哺乳动物中最为经典的DNA共价修饰被广泛研究,其对基因表达调控、转座子沉默、基因印记以及X染色体失活等生命过程至关重要。直到2009年,Anjana Rao实验室在Science首次报道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由一类DNA双加氧酶Tet1/2/3介导的基于5mC氧化而产生的新的DNA共价修饰——DNA羟甲基化(5hmC)1;随后,关于5hmC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意义...
线粒体DNA(mtDNA)释放在多种炎症相关疾病进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mtDNA穿过线粒体内膜的机制尚不清楚。
DNA存储指的是将数据转换成由A, T, C, G四种碱基构成的DNA序列进行存储。由于DNA分子的稳定性和保存时间长的特性,DNA存储已成为下一代新型存储介质的首选。DNA序列在合成、存储和测序过程中会遇到编辑错误,即发生碱基的插入、删除或者替换。DNA存储编码技术通过编码的方法引入适当冗余,来抵抗编辑错误,保证存储数据的可靠性。本次报告中,我们将介绍几类DNA存储编码的构造方法,其中涉及一些经...
Building on the CRISPR gene-editing system, MIT researchers have designed a new tool that can snip out faulty genes and replace them with new ones, in a safer and more efficient way.
植物细胞周期和DNA损伤应答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植物发育、逆境响应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展示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进展,进一步促进国内国外的合作,我们将于2022年11月 21–22日举办“2022年植物细胞周期和DNA损伤应答国际研讨会(线上)”。我们将邀请国内外在该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专家作学术报告,并诚挚邀请您参加本次研讨会。本研讨会免费,但需要注册。请您于2022年11月18日之前注册...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代谢枢纽和信号转导交汇站,其功能异常往往会影响高耗能的组织器官(如神经和肌肉组织),也与其他细胞功能如抗病毒效应等密切相关。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是线粒体中独立于核基因组的一套遗传物质。mtDNA突变被发现与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耳聋、肌肉萎缩等多种疾病相关,目前这类线粒体突变导致的疾病在治疗方面充满挑战。
DNA承载着细胞的遗传信息,其稳定传递和精确复制对于生命体生存至关重要。病毒基因组的整合、DNA错配或环境物理化学因子的影响,均会造成DNA损伤发生并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进而诱发癌症等疾病。因此,细胞进化出一套完整的DNA损伤应答(DDR)体系来应对这些挑战。同时,由于较多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会引起宿主DDR,病毒发展出相关策略来对抗宿主DDR,或者利用宿主DDR完成其生命周期,与宿主开展“博弈”。
近年来,在许多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观察到蛋白质相分离的现象,而核酸分子被发现广泛参与调控蛋白质相分离和动态凝聚过程以及生理功能。其中,涉及RNA解旋酶的相分离现象及其相应的体内功能已被深入报道。例如,DEAD-Box家族中的众多RNA解旋酶通过相分离在mRNA翻译、RNP组成及RNA最终命运等代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与DNA解旋酶相关的相分离研究却有限。此外,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直接可视化和表征核...
竹类植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禾草,其笋期的快速生长这一特殊性状备受关注,但以往研究集中在细胞微观结构、转录组、代谢组、蛋白质组、小RNA以及新基因等方面。DNA甲基化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参与转座子沉默和基因的表达调控,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DNA甲基化是否影响竹笋的快速生长。
尿路上皮癌(UC)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含上尿路上皮癌和膀胱癌,均起源于尿路上皮细胞,但上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更高,诊断时约60%的患者已发生肌层浸润,而膀胱癌患者发生肌层浸润的比例仅15-25%。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NA甲基化与肿瘤的进展紧密相关。肌层浸润和非肌层浸润的膀胱癌具有不同的DNA甲基化模式,且与临床预后相关。而与膀胱癌相比,上尿路上皮癌的甲基化分析及图谱研究仍然欠缺。另...
蛋白质分子机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行使功能过程中结构是高度动态的。传统的结构解析方法对于解决动态结构有一定的局限性,单分子方法能够以高时空分辨率实时追踪受热涨落影响的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过程。
基因组三维结构、类器官技术、微生物组学研究、大脑单细胞测序、癌症疫苗……先进的生物技术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渗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与健康。《细胞》发布特刊,专题讨论最新生物技术的前沿和发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针对古DNA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撰写评述性论文,回顾了古DNA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突破,探讨了目前的技术瓶颈和解决方案,展望了未来古DNA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
基因组三维结构、类器官技术、微生物组学研究、大脑单细胞测序、癌症疫苗……突飞猛进的生物技术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也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当今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对此,《细胞》杂志发布特刊,专题讨论最新生物技术的前沿和发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员受邀针对古DNA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撰写评述性论文(第一作者为中科院古脊椎所特别研究助理刘逸宸)...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山地、东喜马拉雅山地和印缅山地三个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的交汇地带。云南独特的地质地貌构造、季风气候环境和水文水系条件,使云南成为第四纪冰期生物的“避难所”,并成为蕴育新物种的摇篮,造就了当地从史前到现在极其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云南见证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奇迹,目睹了人科物种从1,200万-6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约170万年前的直立人“元谋猿人”,再到1.4万年前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