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生物学 MIRNA相关记录70条 . 查询时间(0.108 秒)
2021年5月5日,哈佛大学Richard I. Gregory与北京大学杜鹏课题组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Global miRNA dosage control of embryonic germ layer specif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通过转换DGCR8不同的启动子,可以使Microprocessor在可溶状态和聚集状态中保持平衡,从而精确地控制全局的miRN...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何玉科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上,发表了题为Cytoplasmic HYL1 modulates miRNA-mediated translational rep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组发现,HYL1蛋白除了介导microRNA (miRNA)的转录后调控,还调控miRNA靶基因的翻译抑制。该发现丰富了miRNA生物...
2020年1月11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MicroRNA775 Regulates Intrinsic Leaf Size and Reduces Cell Wall Pectin Levels by Targeting a Galactosyltransferase Gene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miR...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心戚益军课题组近期发现,切割小体由其核心组分SE蛋白通过液-液相分离驱动组装形成,miRNA在切割小体中产生后,可释放至小体外发挥功能。这些发现阐明了植物miRNA产生的核心工作机制,以“SERRATE通过相分离驱动拟南芥切割小体形成并促进miRNA加工”(Phase separation of SERRATE drives dicing body assemb...
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微小RNAmiRNA)-21和miRNA-155表达影响。健康清洁级6~8周龄KM小鼠数字随机分为移植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移植组和模型组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方法造模24 h,移植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入0.4 ml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P3-BM-MNCs细胞悬液(3.2×106个/ml);模型组及正常...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非常意外地揭示了哺乳动物基因组的绝大多数部分都能发生转录这一现象。研究发现大多数mRNA的反义链位置能够产生转录本。最初这些mRNA的反义RNA被认为是转录的“噪音”;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mRNA的反义RNA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反义RNA的转录过程本身或者反义RNA转录本可以在多个层面调控其配对的mRNA的表达和翻译。但是对于非编码RNA的反义链是否转录和其反义RNA是否有功能...
2020年7月7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任国栋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双链RNA结合蛋白HYL1保护miRNA前体分子免受核内外切体攻击》(“Hyponastic Leaves 1 protects pri-miRNAs from nuclear exosome attack”)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拟南芥双链RNA结合蛋白 HYL1在 ...
2020年7月1日,我院姬峻芳教授实验室在Hepatolo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MiR-125b Loss Activated HIF1α/pAKT Loop, Leading to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Resista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文章。该文章阐释了miR-125b介导的低氧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对经...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地理学学科组博士生张越等以水生植物莲为研究对象,在先前结合二代与三代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了低表达与组织特异性的莲mRNA可变剪接异构体,揭示了其剪接形式的多态性的基础之上(Zhang et al., 2019, DNA Research),进一步基于该数据,并利用该课题组最近发表的染色体水平的莲基因组及先前已报道的莲六个不同发育时期组织的...
与人类一样,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长期共进化中形成了复杂的防御体系,而病原微生物也发展出对抗寄主抗性的多种多样的策略。近日,生物互作卓越中心郭惠珊研究员团队发现miRNA和效应蛋白在植物与病原微生物战役中调控免疫和抑制免疫的新功能,并详细解析了它们的作用机制。
2019年12月9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李默课题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roles of human PUS10 in miRNA processing and tRNA pseudouridylation”的研究论文。假尿苷修饰(Y)是细胞内RNA上最丰富的修饰,被称为RNA的“第五种核...
2019年10月11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课题组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杨效曾课题组合作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题为“PmiREN: a comprehensive encyclopedia of plant miRNAs”的研究论文。《科技日报》随后以“我国科学家构建综合植物miRNA数据库”为题,报导了这一成果。PmiREN是一个涵盖88个植物物种、包...
学院研究员郑丙莲课题组在miRNA调控植物种子发育的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11月27日,研究成果近日,生命科学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精细胞传递的miR159是受精后胚乳第一次核分裂起始的关键因子。结合之前的研究发现:携带SSP的mRNA的精细胞在与卵细胞融合被翻译,从而起始胚胎的第一次有丝分裂(Science, 2009),本研究证明携...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神经变性疾病,其常常会侵蚀患者大脑的记忆和其它认知功能,尽管此前研究人员发现了该病的主要生物学特性:β淀粉样斑块和tau缠结(tau tangles),但对这种复杂疾病的治疗研究人员一直难以捉摸。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cta Neuropathologica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一种参与阿尔兹海默病tau蛋白病变过程中的特殊...
近年来,调控miRNA合成的研究已成为小RNA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许多重要的调控因子相继得以鉴定。miRNA首先由MIR基因利用RNA 聚合酶2转录成pri-miRNA,然后通过DCL1复合体进一步加工为成熟的miRNA分子,从而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李胜军研究组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组、内布拉斯加大学于彬实验室合作,利用生物化学、分子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