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历史学 山相关记录812条 . 查询时间(0.461 秒)
凤凰的小孩不知道沈从文的很少,他们从长辈自豪的叙述中、从老师的课堂上、从城中商铺印有“沈从文”三字的书籍里、从各种渠道知道沈从文,可谓耳熟能详,但真正认识沈从文的很少,我便是其中之一。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2022年8月13至15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相关机构联合举办的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玉溪成功举办。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处处长张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中共玉溪市委书记王力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华主持。开幕式上,还举行...
2022年8月13日,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云南省玉溪市,研究探讨李家山古墓群的文化价值和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等。
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人文考古书店协办的“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评选活动共有1018种图书参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主编的《金牛山古人类遗址》获评“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成为本次评选活动唯一上榜的考古发掘报告。
云南将在未来五年,逐步开展大遗址考古工作,重点包括李家山遗址的详勘与发掘研究。
由中国考古学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物局)、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玉溪市文物局)、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于2022年8月12日至15日在玉溪举办。届时,来自国内和国际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将围绕秦汉时期西南地区考古学文化从多元到一...
2022年7月15日——16日,2022年度红山文化高端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举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新全、郭明、樊圣英、于怀石一行四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以上四名同志分别作了《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文明论纲》、《浅析红山文化的玉礼器与玉“礼制”》、《马鞍桥山遗址2019-2021年度发掘收获与认识》、《辽宁地区红山文化遗存发现与认识》的学术发言。
木骨泥墙的残垣断壁引人遐想;水稻在江南水土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一如60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古稻田一般。2022年6月28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民众跨越时光之门,体验史前陇亩生活,探寻鱼米之乡的起源。
商洛东龙山遗址位于陕西东南部的秦岭南麓,1997-2002年,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获知东龙山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代早期、夏代晚期、商代、周代六个不同时期,发掘获得了上述时期大量的遗迹与遗物,其中尤以龙山文化。夏代早期和商代最为丰富。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东龙山夏代早期遗存的文化面貌与伊洛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一、二期大异小同,应当是一支地域性文化。东龙山夏代晚期遗...
彩陶是人类历史早期以陶器为载体的艺术创造活动。陶器与彩绘花纹是一对统一体,二者互为依存,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本书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西北地区半山—马厂文化(公元前4650—前4300年)的彩陶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从陶器形态和花纹装饰两个层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古类型学研究。以新的视角探讨了陶器与花纹的演化速率及时空关系,提出了彩陶产生于黄土地带并与旱地农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彩陶花纹的演变...
萧山东蜀山墓地位于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城南村东蜀山西南面。2019年1月至3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除探方、灰坑、沟等遗迹外,共清理古代墓葬27座。时代上至战国,下及明清,虽中间有一定缺环,但是总体上看是一处比较单纯的古代平民墓地。该墓地各时期的墓葬交错分布,沿用时间长,时代跨度大,墓葬形制的早晚变化与浙江地区的墓葬形制演变规律相符,为研究战国、汉、...
程平山,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从事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研究课题:中国考古学文化与古史研究、聚落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年代学、古文字、艺术与宗教等。主持项目有《竹书纪年》与出土文献研究,秦早期历史之重构,《“泰山拓展四岳”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子课题《五岳的起源与发展》。有专著《竹书纪年考》,《夏商周历史与考古》,论文25篇。
乌玛高速惠农至石嘴山段项目二标段项目部2022年6月3日对外发布消息称,2022年乌玛高速惠农至石嘴山段项目二标段在惠农区燕子墩乡雁窝池村西南进行桩基础施工作业时,发现了一座汉代砖室墓。
赵玉田,男,吉林省通榆人,博士,教授。200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2008年南开大学博士后。现为韩山师范学院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广东省历史学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兼)。主要从事环境史、生态思想史教学与研究工作。
2022年4月21日至4月24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研究生陈佳、林晨、何家林对四川省营山县青羊宫遗址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青羊宫遗址位于营山县灵鹫镇青羊村,距离营山县城约30千米。经调查,现存文物、遗迹主要分布在青羊山宫观原址以及山崖处朝阳洞周围,发现的遗迹种类主要有建筑、洞窟、摩崖造像等。宫观建筑基址由正殿、院落、前殿、山门等部分组成,原址区域还发现了水池、石桥、浮雕花纹的建筑材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