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生态毒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生态毒理学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3.864 秒)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曲广波等在单细胞生物四膜虫对低剂量纳米颗粒的摄入特征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于近日以“Heterogenous Internalization of Nanoparticles at Ultra-Trace Concentration in Environmental Individual Unicellular Organisms Unveiled by Sin...
长期以来,中国土壤资源面临着过度开发、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巨大的发展压力,土壤污染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已经严重影响到土壤的生态功能、人体健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2016年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壤保护的高度重视,从顶层设计的战略角度对更好地推进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作了系统部署。为探索能快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用地生产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的土壤污染防治...
揭示植物对铅的吸收、转运、累积和解毒的分子机制,可以明晰农作物吸收铅的关键过程,阻控铅在粮食、蔬菜中的积累,降低重金属的食用风险;也可以阐明某些铅超积累植物的耐性与解毒机制,分离并克隆铅超积累的功能基因,培育高效的铅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本文从铅进入植物的两个重要途径(叶片的吸附与吸收以及根系的吸收与转运)出发,系统总结讨论了植物对铅的吸收、转运、累积和分布的研究进展;采用胞外至胞内的空间顺序,分别从...
对云南不同稻作区286块水稻主栽品种稻田有害生物种类组成及其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了云南水稻有害生物群落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 3种稻作区有害生物主要种类、发生动态及其复合为害特点差异显著,粳稻区叶鞘腐败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叶蝉类、粘虫类、蛀茎类发生严重,籼粳交错区纹枯病、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籼稻区叶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高于水稻冠层杂草发生严重;而稻曲病、稻飞虱和低...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是广泛使用的溴阻燃剂,在环境中普遍存在.采用斑马鱼胚胎体内外微环境模拟实验,研究了TBBPA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体内外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斑马鱼胚胎直接暴露在TBBPA溶液中,会造成胚胎心包囊水肿、尾部延伸不全等畸形或使胚胎死亡;当TBBPA浓度高于1.6 mg·L-1时,处理斑马鱼胚胎的致死率显著升高,与对照...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是广泛使用的溴阻燃剂,在环境中普遍存在.采用斑马鱼胚胎体内外微环境模拟实验,研究了TBBPA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体内外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斑马鱼胚胎直接暴露在TBBPA溶液中,会造成胚胎心包囊水肿、尾部延伸不全等畸形或使胚胎死亡;当TBBPA浓度高于1.6 mg·L-1时,处理斑马鱼胚胎的致死率显著升高,与对照...
以2个荞麦(Fy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基因型'江西荞麦’(耐性)和'内蒙荞麦’(敏感)为材料,采用悬空培养(保持边缘细胞附着于根尖和去除根尖边缘细胞),研究边缘细胞对根尖铝毒的防护效应以及对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铝毒抑制荞麦根系伸长,导致根尖Al积累。去除边缘细胞的根伸长抑制率和根尖Al含量高于保留边缘细胞的根。去除边缘细胞使江西荞麦和内蒙荞麦根尖的酸性磷酸...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一株具有重金属耐性的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 D54)对美洲商陆和籽粒苋生长及对铯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株D54,美洲商陆和籽粒苋总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19.8%~33.4%和22.9%~76.6%,美洲商陆和籽粒苋地上部铯含量分别增加4.9%~22.4%和8.1%~19.4%,根中铯含量分别增加6.8%~15.7%和1.1%~10.8%.同时,接...
以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3种我国代表性土著生物为对象,通过半静态试验研究了硝基苯暴露对这3种生物的急性毒性。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Trimmed Spearman-Karver(TSK)法得到硝基苯的急性毒性ρ(96 h,LC50)...
本项目首次系统地鉴定了渤海天津海域常见的赤潮生物种类33种。首次成功地分离纯化了天津海域的赤潮原因种普氏棕囊藻;并对典型赤潮藻旋链角毛藻、裸甲藻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天津海域赤潮频发的生态学机制,指出水体交换不良,赤潮生物种类繁多,氮、磷等营养盐水平偏高是该海域赤潮频发的潜在因素。完成了“赤潮生物种类及生物毒性分析监测报告”,测定了天津海域最重要赤潮原因种裸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的毒素。项目...
本研究发展了半渗透膜被动式采样技术(Triolein-SPMD)和有毒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对河北洋河、淮河两种不同污染特征的天然水体、高碑店城市污水处理流程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监侧、北京市自来水九厂城市自来水处理流程水中极低浓度有毒有机污染物监测进行了样品采集和有毒有机污染物分析研究,同时与液液萃取、SPE萃取、鱼样富集、沉积物吸附等进行比较。认为生物模拟采样技术可以作为经济有效...
本研究揭示了环境污染物质进入环境以后存在的物理化学形态与形态变化,环境化学行为、生物吸收与传输过程,生态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有关机理;应用天然单矿物与从土壤中提取的腐殖酸合成模拟土壤证明土壤中元素形态分析方法中存在元素再分配与再吸收问题。比较了环境中提取的腐殖酸与商品腐殖酸的结构与性质,证明在环境化学研究中应当如何使用腐殖酸。在充分考虑重金属离子在腐殖酸大分子有机物结构柔性、多官能团性...
摘要 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知识整合到生态毒理学中形成了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通过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能够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水平更深入理解毒物的作用机制,寻找更敏感、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形成潜在的强有力的生态风险评价工具。介绍了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以及DNA芯片技术和2D-凝胶电泳技术在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土壤添加硒盆栽试验,研究了黄棕壤不同浓度Se对水稻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e(<8 mg·kg-1)对水稻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促进作用,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系统,使MDA下降,SOD、CAT、POD、GSHPx活性相应提高.而高浓度Se(>16 mg·kg-1)对水稻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抗...
非洲爪蟾因为终生生活在水中易于饲养管理、常年可以排卵孵化、行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等特点, 而作为模型动物广泛用于生物学的研究, 并积累了大量相关的资料. 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 非洲爪蟾的胚胎和幼体直接暴露在水中, 对环境污染物比较敏感. 另外, 非洲爪蟾的性别分化和性器官发育对性激素和具性激素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十分敏感, 所以非洲爪蟾可用于内分泌干扰物的性激素干扰作用和生殖毒性的研究. 同时, 非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