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 食品安全管理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食品安全管理相关记录386条 . 查询时间(3.264 秒)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食品经营许可改革的部署,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顺应食品经营领域新发展,适应基层监管需求,解决企业相关政策困惑,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工作,加强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8号,以下简称《办法》)。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由来已久,伴随着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使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前,由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起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添加剂认知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存在四大误解。
儿童因为喉咙和食道较窄小、吞咽能力较差,如果进食时食物本身与儿童年龄不匹配,或儿童进食时打闹嬉戏,都可能造成进食与吞咽不协调,引发噎呛,从而造成气道梗阻。如果救治不及时,极易出现窒息甚至威胁生命的情况。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景民教授提醒,果冻、黏性较大的食物、坚果和小颗粒食物、纤维过长过多的食物、大肉块和多刺的鱼类,这6种食物易引发儿童噎食,家长应格外留...
主要研究内容: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农产品(品质、生物毒素、农药残留等)、农业产地环境(重金属等污染物)、加工品(理化、品质、致病菌及食品添加剂等)、转基因生物产品(转基因成分检测)检测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标准的研究。
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属于明串珠菌属,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该菌种已被列入欧洲食品安全局资格认定(QPS)名单的推荐生物制剂列表以及国际乳品联合会公报(BulletinoftheIDF514/2022)的“在发酵食品中证明安全的微生物品种目录”,并在丹麦、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已被批准使用。
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业岗位所需的质量监管、产品检验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测、控制与管理等技术领域,能够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管理、产品检测、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市场监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针对国际茶叶最大残留限量(MRLs)不合理,残留量阶段性发生严重,检测方法灵敏度低等问题,首次提出茶汤“有效风险量”决定原则,重构了茶叶中MRLs制定的国际规范;研发了茶园农药安全选用、合理使用和污染物源控制的残留控制技术;突破现场快速检测和高通量精准检测难点,研发出490种化学品检测技术,吡虫啉、啶虫脒等速技术和产品;研制出54项国内外标准,构建了“MRLs制定、残留控制、识别检测” 为核心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科研方向:畜产品加工与健康;粮油加工与贮藏;果蔬采后与品质;食品安全与监控;重大疾病代谢与营养调控。
本成果创建了兽医卫生、兽药使用和饲养防疫准则、主要畜禽产品等标准,为我国绿色、优质畜禽产业发展,主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与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针对传统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方法易受光学干扰,仅能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的缺陷,无法满足动物性食品中违禁药物残留限度的要求,研制出性能优良的CdTe量子点纳米材料,粒径为5nm,荧光强度强,量子产率高(46.891%),稳定性好(纯化后试剂放置三个月荧光强度仅降低5%)。
由于维生素C容易受光照和空气中氧气的影响,为此我们采用微型注射器快速提取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并加入至我们研发的试剂盒溶液中,其荧光颜色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大由无色逐渐转变为亮青色,从而实现维生素C的快速检测。此外,将上述溶液置于紫外荧光暗箱,采用手机拍照功能,采集颜色,导入我们所开发的APP,可直接显示每种颜色对应的浓度。该技术有望实现维生素C的现场快速监测。
针对传统可视识别试剂盒颜色变化单一导致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本团队研制了一种硒(IV)离子多色可视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其随着硒(IV)离子浓度的增加,逐渐由棕绿色转变为深绿色、蓝色、紫色、粉色和红褐色。用肉眼能观察到的最低浓度为1 μmol/L,紫外吸收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0.1 μmol/L,能够满足我国饮用水中硒(IV)离子最低限量标准的检测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室,现有在编在岗科研人员7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4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4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1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专家1名、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1人,江西省主要学术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1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江西省青年拔尖人才3名。
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与技术体系,研究室现有在编在岗科研人员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3人,国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创新团队二级岗位科学家2人,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蔬菜质量安全与环境控制岗位专家1人,江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1人,江西省科技特派团专家2人,江西省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与风险交流专家2人,江西省省情特约研究员1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