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植物病理学相关记录1861条 . 查询时间(0.791 秒)
症状 该病主订侵染叶片、叶鞘,也侵染茎和穗部。被害部位散生圆形黄褐色隆起小圆点(夏孢子堆)。当大麦成熟时,其上产生较小的黑色近长方形的冬孢子堆,埋于表皮内。
症状 各大麦栽培区均有发生。大麦地上部均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幼苗染病,1、2片幼叶即可发病,但4—5片叶以后发生较多。初生浅黄色斑点或短小的条纹,后随叶片生长,病斑逐渐扩展。分蘖期形成了叶脉平行的细长条纹,病斑由黄色变为褐色。至拔抽穗期,多数病斑中部草色,边缘褐色;湿度大的长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株提前枯死或矮小,不能抽穗或弯曲畸形,不能结实或不饱满。
症状 一缺氮 大麦分蘖盛期老叶叶色呈淡黄绿色,老叶尖干枯,后全叶枯黄;茎细长、直立,有时现淡紫色,分蘖少,穗小。二缺磷 分蘖期、拔节期或孕穗期,叶片呈深褐色略带紫色,尤其叶鞘部紫色很明显,从叶尖向基部扩展,植株瘦小,分蘖少,抗寒力差,易受冻。三缺钾 拔节至孕穗期,叶呈蓝绿色,老叶变黄,叶尖及叶缘黄化焦枯,孕穗期黄化更加明显,叶面出现白斑,叶下披,叶片、主茎夹角大,严重的抽穗困难或提前枯死,麦粒小、...
症状 病株常较健株略矮。病穗上的小花、小穗均被破坏,变成一团黑粉状物,外被一层银白色至灰白色薄膜。有的残存芒,膜较坚硬,风吹不坏,孢子间具油脂类物质相互粘结着。
症状 该病是长江流域及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北等省(市)大麦上的重要病害。叶片现黄绿色至黄色花叶。初发病时心叶上现与叶脉平行排列的浅黄绿色短线条状至椭圆形不规则形小病斑。二棱大麦染病现锈褐色坏死斑,后病斑不断增多扩大现黄色花叶,严重的病叶变深黄色至橙黄色,似生理性发黄;后期黄色花叶转成黄色条斑,粗叶脉呈绿色,有的剑叶鞘、颖壳也生黄斑。病株略矮,易早枯或不抽穗。
病原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sp.hordei Eriks et Henn.称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少数为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小麦条锈菌大麦专化型夏包子较小麦专化型夏孢子色泽略鲜黄。条锈菌大麦专化型本身是由复杂多样的毒性个体组成的,属8个毒性类型(TBYR 0、1、2、3、4、5、6、7)。西藏的条锈菌大麦专化型优势群体为中等毒性的TBYR...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初为白色透明小斑,后扩大变为青灰至淡褐色,边缘色较深,长椭圆形。病斑较多时合并呈云纹状,叶片枯黄致死,在病部表皮下形成子座。高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其症状同小麦白粉病。
病原 Ustilago nuda (Jens.) Rostr.称裸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异名U.tritici (Pers.) Rostr.孢子堆生在花器上,破坏全部小穗,表生白色薄膜,内部全为黑褐色或黑色疏松粉末,只残留穗轴和芒,芒变白干枯,膜破裂后孢子易飞散。孢子褐色球形,一边略浅,表面布满细刺,直径5—9μm,萌发生菌丝。主要侵染大麦和小麦,引致散黑穗病,寄生性有专化现象,大麦上的病菌能...
大麦病害:大麦斑点病     大麦病害  防治方法         < 2024/6/11
症状 又称根腐病或黑点病。东北、华北、西北、浙江均有发生。各生育期不同部位均可发病。幼苗出土后,幼叶、叶鞘近地面处产生褐色病斑,渐向茎基部及茎部扩展,引致根及茎基腐烂,病苗矮小、分蘖增多。叶片染病 形成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中部呈深褐色,边缘不规则,色浅,故称斑点病。叶鞘染病 病斑较大,长形,灰色,其中杂有褐色斑点,边缘不明显。穗部染病 几个小穗梗和颖片呈褐色。
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和叶鞘,较少侵染茎。幼苗发病,病斑多在距叶尖1—2cm处。成株发病多从基叶开始,叶尖变黄,上生病健界限不明的褐斑,内有纵横交织的网状细线,病斑较多时,连成条纹状斑,上生少量孢子。颖片受害产生无网纹的褐斑。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初期现水浸状条斑,后变为褐色坏死条斑。颖片、麦粒染病,出现类似的症状,湿度大时,常有较多菌脓溢出。分布在内蒙古等省。
水稻病害:水稻青枯病     水稻  常见病害  水稻青枯病       < 2024/6/6
症状 叶片内卷萎蔫,呈失水状,青灰色,茎秆干瘪收缩,或齐泥倒伏,谷壳青灰色,成为秕谷。病害常在1-2天内突然大面积成片发生。
症状 又称铁锈病,俗称熬苗、坐裸。有下面三种在型:(1)缺外型赤枯 在分蘖前始现,分蘖末发病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似火烧状。根系黄褐色,根短而少。(2)缺磷型赤枯 多发生于栽秧后3-4周,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
症状 又称白尖病、线虫枯死病。分布在国内各稻区。苗期症状不明显,偶在4-5片真叶时出现叶尖灰白色干枯,扭曲干尖。病株孕穗后干尖更严重,剑叶或其下2-3叶尖端1-8cm渐枯黄,半透明,扭曲干尖,变为灰白或淡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湿度大有雾露存在时,干尖叶片展平呈半透明水渍状,随风飘动,露干后又复卷曲。有的病株不显症,但稻穗带有线虫,大多数植株能正常抽穗,但植株矮小,病穗较小,秕粒多,多不孕,穗直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