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微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微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221条 . 查询时间(0.684 秒)
目的 了解西安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于2005年5-8月调查收集西安市13个区(县)结防所门诊所有拟诊病例痰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病原分离,鉴别培养基培养法进行菌型鉴定。对分离到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绝对浓度法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 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104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
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应该标准化。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  疫苗       < 2009/10/1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乃至胃癌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HP感染呈上升趋势,有效疫苗的研制是根除HP的最简单、经济、快捷的手段。随着疫苗研究的深入,诸如灭活全菌疫苗、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DNA疫苗及缓释疫苗等相继问世,其优、缺点也比较明显。本文对以上几种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评价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MDRPTB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方案:治疗组以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为主,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治疗;对照组用阿米卡星、乙胺丁醇,联合用药同治疗组,疗程均为16个月。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
了解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情况及其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收集该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阴沟肠杆菌98株,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进行AmpC酶初筛,酶提取物三维试验确证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mpC酶基因。以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98株阴沟肠杆菌中有36株携带AmpC酶,检出率36.73%。在36株...
方法结果结论回顾性分析某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共分离病原菌4 563株,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占60.55%(2 763株);2004—2006年G-菌检出数依次为728、1 005、1 030株;居前3位的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6.58%)、大肠埃希菌(8.24%)、肺炎克雷伯菌(6.00%)。真菌占19.99%(912株),2004—2...
分析某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耐药情况及发生泛耐药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1日—2009年5月1日间分离的53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并对其中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泛耐药组,28例)的住院资料与同期非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对照组,48例)进行比较。结果53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8.40%和...
了解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G-)耐药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谱特征。方法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检测单产ESBLs菌株,纸片扩散法及Etest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检出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同时产AmpC酶和ESBL...
方法结果结论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临床各科门诊和住院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标本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资料。自512份尿标本分离出16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118株(73.29%),革兰阳性(G+)球菌28株(17.39%),真菌6株(3.73%),L型细菌9株(5.59%)。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达87株(54.04%);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24.14%。G...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及其耐药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06年1—12月间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其产ESBLs株及耐药情况与2002年进行比较。结果2006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株占65.54%(175/267),与2002年的47.92%(46/96)比较,显著增加(χ2=9.21,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变异的关系。方法湖南省衡阳地区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00 mg/d)48~96周,发生耐药变异者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10 mg/d)96周。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HBV基因分型,同时检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耐药变异位点。结果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基因型86例(70.49%),C基因型24例(19.67%),未...
调查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不同β内酰胺酶株分布情况、表型特征及耐药现状。方法收集某院2007年7月—2008年7月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株,用VITEK 2 Compact 对其进行鉴定和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以高级专家系统软件 (AESTM)验证和解释药敏测试结果。 结果421株大肠埃希菌中,表型主要分为三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产获得性青霉素酶株和野生株。产ESBLs菌...
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RPA)在医院感染患者中检出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999年7月—2007年6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110所)医院感染患者资料中IRPA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的5 49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进行亚胺培南药敏试验者3 090株,其中检出IRPA 940株(30.42%)...
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CAMRSA)与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中医外科和重症监护室(ICU)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菌株资料,并对2个病区分离的CAMRSA 、HAMRSA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U分离的87株 MRSA来源:痰液71株,咽拭子6株,伤口...
方法结果结论为了解门诊和住院部患者感染病原菌情况并比较其耐药性差异,对某院细菌实验室分离的病原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门诊革兰阳性(G+)菌(20.56%)和革兰阴性(G-)菌(22.23%)的分离率均高于住院部(分别为9.73%与16.79%),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χ2=174.91,P=0.00;χ2=72.75,P=0.00);门诊检出G+菌(48.02%)和G-菌(51.98%)的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